让人又爱又痛的房地产

近年来,关于房地产的话题在各种媒体上议论不断、争论不休。归结起来有几种观点:一是大中城市房价百姓不能承受论,二是政府不作为或调控不利论,三是开发商暴利、黑心论。

客观的说,房地产二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让我们很大一部人改善了居住条件,我国从人均居住4平米的狭小空间,扩展到人均26平米的中等范围。还有一部分人,通过房地产实现了财富的增值。当然,也有一大部分人,在承受如今的高房价之痛。

如今,房子成了一个全民关注的问题,有人爱,有人痛,但就如一首诗里讲的,“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对于房子而言,“你爱,或者你痛恨,还是要住在里面,不能离开”。

我们无论对于房地产怀有什么样的情绪,他依然在按着自身的规律在变化,不会因为我们的高兴或者忧伤而有所改变。所以,对于房地产,正确的态度是:认真的研究他,仔细的琢磨他,把握住他变化的规律,让他为我们所用。

我们总说房地产,那什么是房地产呢,首先我们来认识他。

房地产业是指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产业。

这个怎么理解呢,大体上分四大块,第一块是土地开发和房屋开发,第二块是

房地产出售和租赁等。第三块是房地产产业管理和产权产籍管理,第四块是服务,范围比较广泛。如房地产估价、信息咨询、经纪公司、经纪人等中介机构和中介人提供的中介服务以及房地产出售或者租赁后的维修保养、清洁绿化、治安保卫和商业服务等。

那房地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什么作用呢?

我很明白的告诉你: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 

所谓基础性产业是指该产业或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是社会再生产和各种经济活动的载体,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上来说,房地产业横跨生产、流通、消费三大领域,在增加财政收入,创造就业,改善居住条件,提高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带动相关产业等诸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突出,被称作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房地产业的基础性地位, 我把他总结出以下几点:居住场所,工作必备,城建必需,政府财源,就业利器。

1、居住和生活的场所

房地产业为劳动力提供生存和发展最必需的条件——住宅和各项配套服务设施。随着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对住房的要求日益提高,房地产业的发展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没有住宅及与之配套的文化、娱乐、体育、教育、卫生、公共设施等用地和用房,就没有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素质就不可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提高,社会经济就不能得到发展。

2、工作和生产的必备要素

房地产业为社会提供的房地产商品,是国民经济各行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和空间场所。

房地产业为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房和地。离开了土地,农业劳动生产就无法进行,工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业等各行各业也都需要以房屋作为工作和生产的场地。

3、城市建设的必需

房地产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的建设。现代社会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城市化发展的过程。而就一个城市的形成发展来说,土地、房屋、道路及其他公用设施的规划、开发和建设,构成了城市的基本框架。

4、政府的财政收入

房地产业还极大的增加了财政收入、利税上缴与实物地租。房地产业是一个高附加值产业,利用土地开发和房屋建设,可为国家提供大量的积累资金,为国家创造大量的财政税收收入。

5、就业的利器

房地产业的发展是提高我国就业水平、特别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证。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大量的农业人口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中来、农民的收入水平需要提高是我国面临的现实,我们不能离开这个现实来空谈理想。而房地产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这几个因素里面,与我们生活相关最密切的就是第一个,就是居住和生活的场所。在以后的文章里,老戎的地产江湖将根据买房的各个阶段,来撰写一系列的文章,欢迎持续观看。

书归正传,目前,在我国,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

房地产作为一个重要产业,对众多关联产业有较强的拉动作用;房地产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社会投资和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其影响较大的几个关联产业,如建筑业、金属和非金属制品业、金融保险业等也都直接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房地产行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国家会根据经济上的发展要求对其进行短暂的调整,不会对其伤筋动骨。所以,我们从时间上拉开来看,房地产也既不会超速发展,也不会萎缩衰退,他的发展就像一条波动的曲线,在进行螺旋式的上升。

再次预告:老戎的地产江湖将根据买房的各个阶段,来撰写一系列的文章,欢迎持续观看,如果您有关于房地产的问题,欢迎您在留言区留言。我们将一一解答。

老戎的地产江湖

曾经以梦为马,仗剑天涯四海为家

而今执笔叹韶华,坐论酸甜与苦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