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琐忆:啊,梭梭(22、23)
相关推荐
-
茫茫沙漠,漫漫戈壁,我来了‖文/大河向东流
茫茫沙漠,漫漫戈壁,我来了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不知不觉,已到了不惑之年. 早已没有了昔日的豪情壮志,有的只是如今的循规蹈矩.每天只是公司,家,家,公司的往复循环.现在的我,仿佛已不是我,只是老人,孩 ...
-
兵团赋
盖闻地有经纬,国有边疆.是故布兵而辖,不越雷池之界:按域而治,各设国门之防.观乎莽莽新疆,地域博大:浩浩戈壁,边境绵长.屯垦而守,肇始于西汉:垂拱而治,绍衍于大唐.跨越时空浩渺,历经岁月沧桑.见证军旅 ...
-
探究 | 北疆降水的季节变化
[首说明] 1 . 草根教师,一线团队,做有温度的教育. 2 . 本公众号纯属公益,她的诞生与坚持,源于地理人对地理的热爱与执着,欢迎投稿qdwycyz@126.com. 今日话题 探究北疆降水的季节 ...
-
阿勒泰琐忆
哀黄鸭 (20) 大概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一项新的种植技术在我们团场推广--将导致小麦严重减产以至绝收的盐碱地改种水稻,实行长流水灌溉,即不停地灌水不停地排水,不仅水稻能正常生长,还可冲洗掉土壤中 ...
-
阿勒泰琐忆:艰难赴考路
艰难赴考路(十八) 1981年,停办了十几年的新疆广播师大恢复招生,我考入这所学校中文专科念函授,学制三年.随即,新疆兵团教师进修学院也恢复招收一年制脱产进修班,我又报名参加中文专科入学考试,被录取, ...
-
阿勒泰琐忆:初为人师
初为人师(十七) 自1977年恢复高考带给我短暂的希望和无比的失望后,日子陷入与粉碎四人帮之前一样的沉寂,后来才知道历史走进了"两个凡是"的死胡同.到1979年春,团里又有了新消息 ...
-
阿勒泰琐忆:拾麦的回忆
拾麦的回忆 (十四) 新疆北部的8月,正是夏收大忙."文革"期间,兵团农场虽坚持了"抓革命促生产",但管理不善,广种薄收.收割时浪费也很大,掉地上的麦穗俯 ...
-
阿勒泰琐忆:母亲的归宿
母亲的归宿(十二) 前面说过,团部家属队没什么作为,但也不是一点值得记住的事情都没有.我们种菜,学会了一些种菜的技术,比如种洋葱,在其开始长块根时,要将它的苗踏倒,这样抑制苗的生长速度,有利 ...
-
阿勒泰琐忆(十)、(十一)
公家强行收走了我们的羊群(十) 夏收开始后,我们回到了团场,随即就有连队领导来通知我们,说团里决定收回羊群.我们一下懵了,这群羊已经卖给我们了,凭什么收回呀?答曰,你们也并未交钱啊.我们说,我们已上交 ...
-
阿勒泰琐忆:(八)(九)
白豆豆 绿纱巾(八) 前边说到那位哈萨克青年牧民时,有诗友认为我们运气好,碰上了好心人.其实,在我的记忆中,当时各民族老百姓确实相处融洽,尤其少数民族同胞,他们的淳朴.善良.好客,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 ...
-
阿勒泰琐忆:六、七
阿苇滩那次日出(六) 草茂林密的额尔齐斯河谷南边,逐渐高上去,是准葛尔大戈壁的北沿,一条公路在这里东西延伸.公路边有一个留有几间房屋却无人驻守的小站,名为"150公里",它周遭那一 ...
-
阿勒泰琐忆:四、五
回忆 4.阿勒泰琐忆:戈壁滩上,那两只虎 自有了这样一群瘦弱的小羊,我们的全部心思力量就都放在羊身上了,我的女儿刚七个月就断了奶,由正在寒假中的妹妹看管.四个人有分工,白天放羊得一个人,晚上站哨(防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