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看邮票上的文物(之六)——景泰蓝
相关推荐
-
掐丝珐琅收藏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乾隆皇帝喜好古代文物,不但在玉器中生产仿古玉,珐琅器生产中也有强烈的仿古倾向,有许多珐琅器就是模仿古代的青铜器的器型与纹饰制作的. 掐丝珐琅画脱胎于古老的景泰蓝工艺品,景泰蓝是在打造的立体器型上掐丝点 ...
-
景泰蓝鉴别的基本常识
一直以来,景泰蓝因为用料昂贵.工艺繁琐,而成为仅供皇 家把玩的工艺品.无论是在明朝还是在清朝,都曾经在宫廷之中设置专门制作景泰蓝的珐琅作,统治者刻意阻止珐琅彩的工艺外传,从而使得景泰蓝工艺品成为皇 家 ...
-
我在故宫看邮票上的文物(之二)│鸡血石印:淡妆浓抹总相宜
编者按: 故宫博物院收藏了186万件文物,其中极少的部分.也是最精华的部分走上了邮票.这些文物在走上邮票之前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走上邮票之后又发生了哪些变化?特别是目前在故宫与56套故宫主题邮票同框展 ...
-
我在故宫看邮票上的文物 | 轻轻的,仿佛我不曾将你捧在手中
故宫博物院收藏了186万件文物,其中极少的部分.也是最精华的部分走上了邮票.这些文物在走上邮票之前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走上邮票之后又发生了哪些变化?特别是目前在故宫与56套故宫主题邮票同框展出的25件 ...
-
我在故宫看邮票上的文物(之三) 莲鹤方壶
我在故宫看邮票上的文物(之三) 莲鹤方壶:春秋时期诗意飞扬的一朵莲.一只鹤-- 王宏伟 图1 图2 图3 2012年,在由故宫博物院全院职工投票的"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评选活动中, ...
-
我在故宫看邮票上的文物(之四)金瓯永固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我在故宫看邮票上的文物(之四)金瓯永固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距今224年前,即嘉庆二年(1797)除夕子夜时分,一年一度的清宫元旦开笔仪式正在进行. 此时,宫中一位非男性非女性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 ...
-
我在故宫看邮票上的文物(之五)洛神赋图
从集邮的角度来说<洛神赋图>,有不同时代的三个"人"和一个"印刷厂"是怎么绕都绕不开的.三个"人"中,第一个是东汉末年的曹植,& ...
-
我在故宫看邮票上的文物(之一)——菊瓣形朱漆盒
编者按 故宫博物院收藏了186万件文物,其中极少的部分.也是最精华的部分走上了邮票.这些文物在走上邮票之前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走上邮票之后又发生了哪些变化?特别是目前在故宫与56套故宫主题邮票同框展出 ...
-
我在故宫看邮票上的文物(之二)——鸡血石印
编者按: 故宫博物院收藏了186万件文物,其中极少的部分.也是最精华的部分走上了邮票.这些文物在走上邮票之前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走上邮票之后又发生了哪些变化?特别是目前在故宫与56套故宫主题邮票同框展 ...
-
我在故宫看邮票上的文物(之三)——莲鹤方壶
编者按 故宫博物院收藏了186万件文物,其中极少的部分.也是最精华的部分走上了邮票.这些文物在走上邮票之前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走上邮票之后又发生了哪些变化?特别是目前在故宫与56套故宫主题邮票同框展出 ...
-
我在故宫看邮票上的文物(之四)——金瓯永固杯
距今224年前,即嘉庆二年(1797)除夕子夜时分,一年一度的清宫元旦开笔仪式正在进行. 此时,宫中一位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皇帝专用杯具"金瓯永固杯"(图1)敬献在皇帝面前.皇帝将 ...
-
我在故宫看邮票上的文物(之五)——洛神赋图
从集邮的角度来说<洛神赋图>,有不同时代的三个"人"和一个"印刷厂"是怎么绕都绕不开的.三个"人"中,第一个是东汉末年的曹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