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智慧“小干货”(二七)“窈窕淑女”,乃才貌双全的女子

(感谢“大余朗读者”Helen)

“窈窕淑女”,乃才貌双全的女子

(一)

《诗经·关雎》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是“美好”的意思,主要指女子长得漂亮,突出的是外貌。

“淑”也是“美好”的意思,主要指内心的“善良”,突出的是品性;“淑女”就是“美好贤德的女人”,指女子既有才又有德。

“窈窕淑女”四字,既表现女子长得漂亮,同时突出女子贤德有才。

——因为有德的人不见得长的漂亮,所以,“淑女”之前要加上“窈窕”,突出不仅有貌,而且有才。

施山在《姜露盒杂记》说“窈窕淑女”四字,“善于形容。盖‘窈窕’虑其佻也,而以‘淑’字镇之;‘淑’字虑其腐也,而以‘窈窕’扬之。”

这一解释颇为接地气,直指人类心理。“佻”即轻佻、不端庄;“腐”即迂腐、不知世故。

世俗中男子觅女友,首看相貌,即爱“窈窕”,但又怕压不住,担心结婚后天天要“打狗”;

长辈劝子女找配偶,常言长相过得去就可以了,漂亮又不可以吃,都反映出“窈窕”和“淑”二者时常难以兼得。

“窈窕淑女”,说出了古今男子觅偶理想!

(二)

“窈窕”指外貌美,我们在古诗文中能找到其他的例子。

陆机《日出东南隅》说“窈窕多仪容”,谢灵运《会吟行》说“肆呈窈窕容”;很明显,“窈窕”指的都是姿容外貌。

把“窈窕”与“淑”二者并举的古诗文不少。

《陈风·陈门之池》中的“彼美淑姬”;“姬”字前面“淑”形容品行,“美”形容外貌,正是“窈窕淑女”的另一种说法。

杜甫《丽人行》说“态浓意远淑且真”;“态浓意远”指外在的美,“淑且真”指内在的美。

《汉书·王芥传》上公卿大夫奏言:“公女渐渍德化,有窈窕之容。”“渐渍德化”指品行端洁,“有窈窕之容”指长得漂亮。

(三)

由此看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P182页对“窈窕”注为“文静美好的样子”,就显得不够严谨了。

(《管锥编·毛诗正义·六 关雎(五)》)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这里是“随钱锺书一道与古人对话”公众号。

我们每天推送一则千字左右的钱锺书论学小知识、小干货,让你轻轻松松走进传统,走进国学,感受中华文化的美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