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纪(秋)十六

(0)

相关推荐

  • 鬼谷子:弱者要学会抱团取暖,太自私的人注定走不远!

    作者|鬼谷信   一 你说改变历史的,到底是时势,还是人心?如果你问我,阿信的答案恐怕是隐藏在时势背后的人心.   这不,大秦铁骑又开始东征了,宜阳之战爆发,挨揍的依然是韩国.为什么是韩国呢?苏辙在& ...

  • 你不知道的历史:西周和东周打仗

    西周和东周打仗?不太可能吧?历史课本上不是说,西周灭亡后东周才成立的吗? 恩,很多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现实中却实实在在发生了.这个当然不是多数人的过错,而是少数人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误导了大家. 比 ...

  • 战国策·东周·温人之周

    温人之周,周不纳.客即对曰:"主人也."问其巷而不知也,吏因囚之.君使人问之曰:"子非周人,而自谓非客,何也?"对曰:"臣少而诵诗,诗曰:'普天之下, ...

  • 《战国策》之三:东西周的冲突,那一夜我也曾梦见百万雄兵

    一看到这个题目,很多读者可能会一愣:历史朝代歌里说"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周和东周是两个历史时期,两个朝代是怎么打起来的,莫不是穿越了? " ...

  • 王子今:周秦时期河洛地区的交通形势

    2021.7.27 . 自远古时代起,河洛地区就以地理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构成的较为优越的交通条件,成为华夏文明发生和发展的中心地域之一.所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 ...

  • 战国策·东周·周最谓吕礼

    周最谓吕礼曰:"子何不以秦攻齐?臣请令齐相子,子以齐事秦,必无处矣.子因令周最居魏以共之,是天下制于子也.子东重于齐,西贵于秦,秦.齐合,则子常重矣."

  • 战国策

    内容提要 <战国策>者,战国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故名之,为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三十三篇,四百九十章.非一时一人之作,最初也没有统一的名字,"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 ...

  • 战国策·东周·秦假道于周以伐韩

    秦假道于周以伐韩,周恐假之而恶于韩,不假而恶于秦.史黶谓周君曰:"君何不令人谓韩公叔曰:'秦敢绝塞而伐韩者,信东周也.公何不与周地,发重使使之楚,秦必疑,不信周,是韩不伐也.'又谓秦王曰:' ...

  • 战国策·东周·东周与西周争

    东周与西周争,西周欲和于楚.韩.齐明谓东周君曰:"臣恐西周之与楚.韩宝,令之为己求地于东周也.不如谓楚.韩曰,西周之欲入宝,持二端.今东周之兵不急西周,西周之宝不入楚.韩.楚.韩欲得宝,即且 ...

  • 《四野诗词选》第496期:七律 正秋十六登文笔峰

    七律  正秋十六登文笔峰 2020.10.3. 江南拔地起奇峰, 遥领仙凡向碧空. 拾级寻幽如意处, 遗编问道玉蟾宫. 钟声漫岭移烟影, 秋野连云含古风. 携友登高今正好, 迎眸伫立共嫣红. 江南:文 ...

  • 泪痕春雨漫评战国历史 (十六)三晋联手 一致对外

    赵.魏.韩三大家族火并智氏家族后,晋国就成了三大家族并立. 以后,会如何发展呢? 据说,韩氏.赵氏掌门人,都想按常见的剧本模式,继续发展.总而言之,十大家族火并成了六大家族:六大家族火并成了四大家族: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六》(一)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三年丁未 春,正月,南郡蛮叛:遣武威将军刘尚讨破之. 夏,五月,丁卯,大司徒蔡茂薨. 秋,八月,丙戌,大司空杜林薨. 九月,辛未,以陈留太守王况为大司徒. 冬,十月,丙申,以太仆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六》(二)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六> (二)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五年己酉 春,正月,辽东徼(音:教,边界)外貊(汉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人寇边,太守祭肜招降之.肜又以财利抚纳鲜卑大都护偏何(人名)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六》(三)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六> (三)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六年庚戌 正月,诏增百官奉(给官员涨工资),其千石已上,减于西京旧制(少于西汉),六百石已下,增于旧秩(多于西汉). 初作寿陵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六》(五)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六> (五)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八年壬子 春,正月,己巳,徙鲁王兴为北海王:以鲁益东海.帝以东海王强去就有礼,故优以大封(扩大刘强的封地,也算是对前太子的补偿吧)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六》(六)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九年癸丑 春,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三十年甲寅 春,二月,车驾东巡.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封禅泰山.(建议光武帝封禅泰山)"诏曰:&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六》(七)

    世祖光武皇帝下中元二年丁巳 春,正月,辛未,初立北郊,祀后土. 二月,戊戌,帝崩于南宫前殿,年六十二. 帝每旦视朝,日昃乃罢(早上朝会,过午才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多次和大臣谈论经义),夜分乃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六》(八)

    显宗孝明皇帝上 世祖光武皇帝下,永平元年戊午(改元) 春,正月,帝率公卿已下朝于原陵(在原陵朝拜),如元会仪(像光武时的元旦大典).乘舆拜神坐(皇帝叩拜先帝神位),退,坐东厢:侍卫官皆在神坐后,太官上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六》(九)

    世祖光武皇帝下永平二年己未 春,正月,辛未,宗祀光武皇帝于明堂(在明堂祭祀光武皇帝),帝及公卿列侯,始服冠冕.玉佩以行事.礼毕,登灵台,望云物(查看天象).赦天下. 三月,临辟雍,初行大射礼. 冬,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