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 - 打箭炉志略(乾隆)(四)
相关推荐
-
《永年县志》记载永年临洺关曾建有白马将军庙,白马将军罗成
<永年县志>记载永年临洺关曾建有白马将军庙,老百姓说祭祀的为白马将军罗成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集林坪关帝庙)
[武圣庙] --- 集林坪关帝庙 --- 关帝庙,通常也称关庙.关公庙.关王庙.武安王庙.关圣庙.汉寿亭侯庙.伏魔宫等.明清时期,为与至圣孔子的"文庙"相呼应,统称为"武 ...
-
老北京土地庙知多少“基层神明”香火盛
中山公园内的社稷坛,是明清时期,皇家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在民间,祭祀土地神就是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大大小小的土地庙. 春天到,大地复苏,万物生长.在旧时,每到春天,特别是二月初二前后,人们有一个非常重要 ...
-
索县旅游|西藏手势——手心向上
这个手势文化范围可大了,还可以说是能登上台面的藏族文化礼仪,手心向上摆动,通常汉人与洋人都是乞讨东西的手势,但是这里不同,藏族人家里,别人给您倒茶时,你只要手心向上就代表够了!别倒了!谢谢!在寺院或佛 ...
-
炉边漫话 - 打箭炉志略(乾隆)(一)
(中国民族史地资料丛刊之十三) [辑录] 附关隘 大卡 城东门内由监督徵收茶杂税关,四十七年改归同知衙门徵收.设巡役五名,与守城兵丁稽查出入. 柳杨卡 城东三十里.康熙四十一年设.今 ...
-
炉边漫话 - 打箭炉志略(乾隆)(二)
廨 宇 同知署一所.雍正八年新设同知分驻,建署在南门内河东.乾隆四十一年河徙,冲囗囗水移建河西白土坎下,库房.监狱.驿厩俱囗.署内仓廒四十间,建署右白土坎上.五十一年地 ...
-
炉边漫话 - 打箭炉志略(乾隆)(三)
附 驿馆 炉城为入藏要道,皇华之使,三载往来,向於炉城及折多.日地.大烹坝.泸定桥.化林坪邮馆以备驻劄.乾隆五十六年,王师有事廓尔喀,越岁凯旋.因将口内外各处旧有驿馆缮修宏 ...
-
炉边漫话 - 打箭炉志略(乾隆)(五)
关 榷 炉关 康熙四十年设,官派差部院员外郎一人监督税务.每年邛州.雅安县.荥经县.天全州由本州县纳课请领囗部茶边引,运打箭炉售与口外蛮客.每茶一引运茶一百斛,应纳税银一钱八分.囗雍正七年又定徵收杂 ...
-
炉边漫话 - 打箭炉志略(乾隆)(六)
土 司 冷边土司 在府城之西,距府七站.始祖恶他,原籍西番瓦部人,蜀汉金环三结之后,世为西番囗囗酋长.恶他生大穆,穆生喳什木立,立生囗松撇,撇生巫必恶苏,苏生 ...
-
炉边漫话之进草地(十四)
那些个淘金者的故事 (十四) 方汉卿说,不久,我的大哥和侄儿都来到了甘孜,要我回老家.可是二哥不给钱,他以为我做生意,有钱.其实我做生意早就把钱整光了. 没有路费,咱个走嘛.在回家的路上,只有赖到大哥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四)
说起那个喇嘛营官昌侧集烈来,也是怪有意思的. "西炉之役"过了两百多年后,我们在今天营官区的区政府背后山嘴上看到的那一坝残垣断壁,就是早年的营官寨旧址. 这里原本是藏传佛教噶举派(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十四)
4 唐希顺命一支大军乘胜挺进,翻过雅加埂,直逼喇嘛营官的木鸦(雅)老巢. 那营官的官寨,建在一山嘴之上,原先这里本是白教的喇嘛庙梵蒂寺. 来自内陆的官兵,一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二十四)
3 明正土司的住地打箭炉,是出入川藏的咽喉,西部的军事重镇,也自然成了康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我们还是先看史书的记载: "打箭炉地方外通西域,内皆高山峻岭,实为天设之险.皇上救援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