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 - 打箭炉志略(乾隆)(六)
相关推荐
-
施琅:收用人材疏(1685.03.13)
太子少保.靖海将军.靖海侯.兼管福建水师提督事务.臣施琅谨密题.为收遗弃有用人材.以彰全恩事:窃惟我朝定鼎以来,凡属投诚,荷恩录用,在在竭忠,或膺提镇,或授副.参.游.守.千.把等官,殊典过优.近准部 ...
-
坝字
会意字.从土,表示以土石筑坝:从霸,霸有强横占据义,表示壩强横占据河道截住水流:霸兼表声.简体字从土.从贝,贝生于水中,表示坝是拦水的土石建筑.本义是水坝.
-
炉边漫话 - 打箭炉志略(乾隆)(一)
(中国民族史地资料丛刊之十三) [辑录] 附关隘 大卡 城东门内由监督徵收茶杂税关,四十七年改归同知衙门徵收.设巡役五名,与守城兵丁稽查出入. 柳杨卡 城东三十里.康熙四十一年设.今 ...
-
炉边漫话 - 打箭炉志略(乾隆)(二)
廨 宇 同知署一所.雍正八年新设同知分驻,建署在南门内河东.乾隆四十一年河徙,冲囗囗水移建河西白土坎下,库房.监狱.驿厩俱囗.署内仓廒四十间,建署右白土坎上.五十一年地 ...
-
炉边漫话 - 打箭炉志略(乾隆)(三)
附 驿馆 炉城为入藏要道,皇华之使,三载往来,向於炉城及折多.日地.大烹坝.泸定桥.化林坪邮馆以备驻劄.乾隆五十六年,王师有事廓尔喀,越岁凯旋.因将口内外各处旧有驿馆缮修宏 ...
-
炉边漫话 - 打箭炉志略(乾隆)(四)
坛 庙 社稷坛 在南门外五里,每岁春秋仲月致祭. 山川坛 在北门外一里,每岁春秋仲月致祭. 先农坛 在东门外七里,藉(耕)田囗囗亩.明正司选囗番民耕种,岁收稞 ...
-
炉边漫话 - 打箭炉志略(乾隆)(五)
关 榷 炉关 康熙四十年设,官派差部院员外郎一人监督税务.每年邛州.雅安县.荥经县.天全州由本州县纳课请领囗部茶边引,运打箭炉售与口外蛮客.每茶一引运茶一百斛,应纳税银一钱八分.囗雍正七年又定徵收杂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六)
有史家考证,在宋代,木雅地方就有个"卡拉国","卡拉"又译写为"甲拉","甲拉甲布"其实就是"卡拉国"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十六)
为争夺打箭炉茶市,由乌斯藏第巴(藏王)纵放喇嘛营官打死内土司蛇蜡喳吧而引发的"西炉之役",以倡乱者身首异地.老窝被焚而告终. 茶,是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千百年"茶马互市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二十六)
4 "锅庄"因何产生?早期功能是什么?照刘赞廷<康定县图志>所说,是明正土司"置土目于此",以便"听差侍贡"而形成的.也就是说,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三十六)
6 到了清代,以茶叶为主轴的藏汉贸易,更加兴旺.不过也不是过去那种以茶换马,即"茶马互市"的格局. 清朝,统治中国的满族,来自北方,其统治的区域超过明代.他们&qu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