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剂量大小对其功效有影响【一点资讯】

凤凰中医:一个面向全球华人的中医药时事热点类自媒体!

同步丨公众号内容同步刊发在凤凰中医:视频号、微博号、头条号 敬请关注!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主产于浙江、安徽亦产,以浙江产量最大。

1

重剂效验

一、姜春华教授常用大剂益气健脾药配合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硬化,认为肝硬化的病理状态是瘀血郁结,体质状态是气虚脾弱,其特点是病实体虚。

治疗时必须病体兼顾,化瘀益气,肝脾同治,如此则扶正祛邪,相得益彰,其化聚消积作用比单一组方更为妥当。

尤其是肝硬化腹水严重时,中气虚惫,脾虚湿壅,

黄芪、白术需用大剂量,能增加活血破瘀功能并可防止肝昏迷。

基本方中活血化瘀诸药以《金匮》下瘀血汤加味,益气健脾则重用黄芪、白术,白术常用至60g,临床疗效显著。

(《名中医治病绝招》)

二、魏龙骧先生治疗习惯性便秘或顽固性便秘均以生白术为主,认为便秘之源在脾胃,脾胃之药,首推白术,尤须重用,始克有济。

故投以重剂生白术,少则30~60g,重则120~150g,同时,分辨阴阳,佐以他药。

(《名中医治病绝招》)。

按语:

白术健脾温胃运肠,对胃肠道具有行运开闭之效,大可复脾运化之职,健肠腑下行之机。

施汉章、岑鹤龄教授等亦多有以重剂白术治疗便秘之临床经验,认为对各种便秘,均有良好之通便作用,能使干燥坚硬之大便变润变软,容易排出,并不引起腹痛腹泻。

盖便秘者必有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脾虚气弱,运化失职,胃肠功能失调,便秘由生,此为基本病机。

重用白术,健脾以助肠运,而复肠腑下行之机,实为治本之图。

热郁津伤气结等亦可致顽固便秘,然亦必有脾运失调,临证明辨阴阳虚实,择配他药,则顽证可愈。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

大剂量白术水煎剂对胃肠推进运动有明显加强作用(生白术较炒白术作用强)

,这种效应通过胆碱能受体介导,并与α受体有关。

三、茅汉平主任医师常用白术治疗脾虚泄泻、浮肿尿少、气虚自汗,尤其是水肿臌胀(肝硬化腹水)血浆蛋白低者,

重用炙白术,利水消肿作用甚佳,用量为6~60g。

茅主任认为白术具补脾燥湿、利水止汗之功,对脾阳不振、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而致痰饮、泄泻、痞满等病证效佳。

生白术燥湿利水作用较好,炒白术健脾止泻之功为胜,

临证用治脾虚水肿臌胀,则用蜜炙白术,每剂用30~60g,酌配枳壳、陈皮、大腹皮等,

不仅能增强润燥健脾之功,而且利水消肿之力亦大增。(《方药心悟》)

四、孟景春教授是南京名医,

常以白术治疗慢性泄泻,

便秘,腹胀,消化不良,肝炎,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等,

凡见脾气虚证,均宜用之,用量为10~120g。

(《方药心悟》)

五、徐文华教授惯以白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属肺脾两虚痰湿内蕴者,慢性肝病及脾气大伤者,

慢性腹泻系脾虚失健者,糖尿病渴饮善饥属脾虚津不上润、谷精下流所致者,用量为12~100g。

(《方药心悟》)

六、

卢普清主任医师常以豨莶草、生白术、薏苡仁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风湿性关节痛,方中生白术用量为90g。

[广东医学,1965,(1):20]

七、顾丕荣教授以为脾虚为肝病之本,重用白术,用量分大剂(60~100g)、中剂(30~60g)、小剂(15~30g),炮制分生用、炒用和制用。

舌红苔少为阴虚,白术宜生用;舌淡苔薄边有齿痕者为脾虚,白术宜炒用;舌苔黏腻者为湿盛,白术宜制用。

顾教授认为白术有益气健脾、通利水道、活血化瘀之功,重用于肝病,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化湿不伤阴,生津不碍湿,补中有滋,滋中有消。

能升高白蛋白和纠正白球蛋白比例,有抗凝血和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进电解质特别是钠的排泄,并有抗肝癌等功用。

长期临床观察,

白术对改善肝功能和消退腹水等有显著之功效。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4,(2):25]

按语:

《本草备要》谓白术“苦燥湿,甘补脾,温和中。在血补血,在气补气。”又言其能“消痰水肿满,黄疸湿痹,化癥瘕。”

可知白术不唯补剂,尚具良好之祛邪功效,其力能治肝者,非仅于健脾实脾而得也。

八、李克绍教授常用《近效方》术附汤加减治疗肩周炎,药用生白术、制附子、生姜、大枣,随证加减。

李教授认为白术和附子合用,有走皮内、暖肌肉、逐寒湿、止疼痛之良效。

临床体会,

白术须生用,并重用,至少每剂30g,并可渐加至90g。

经多年运用,本方在一般情况下,三五剂即可取效,重者需服至30~40剂,

尤其对于常服羌、独、辛、防、乌头等药疗效不著,或随愈随发、反复发作的患者,服用本方更为理想。

(《中医临床家李克绍》)

九、颜德馨教授认为白术益气健脾,固敛止血,颇有殊功。

曾治大咯血气脱,以白术100g,米汤急火煎服一大碗,药后2小时血止神清,未再复发。

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主统血,若脾气虚弱,不能统摄,则血渗溢于外。血家以脾胃之药收功,土厚火敛,信而有证也。(《颜德馨临床经验辑要》)

十、梁贻俊教授治疗骨髓纤维化,证属肝郁脾虚毒凝者,常用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炒白术、厚朴、川楝子、郁金、黄芪、白花蛇舌草、龙葵、茵陈、薄荷、何首乌、鳖甲、生姜,随证加减,方中炒白术用量为20~200g。(《梁贻俊临床经验辑要》)

十一、桑景武教授在治疗消渴时,凡无明显热证,舌不红者,皆以真武汤加减治之,方中白术用量为50~100g。(《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消渴卷》)

十二、娄多峰教授认为对腰部痹证,应首辨虚实,实证以寒湿夹瘀多见,虚证常为肾阳虚。自拟腰痹汤,随证加减,每获良效。

方药为当归、鸡血藤、透骨草、老鹳草、独活、川断、桑寄生、香附,寒湿者加用白术60g。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痹证卷》)

按语:

白术治寒湿腰痛效佳,盖以其苦甘微辛而温之性,健中利气、除寒祛湿、畅经通络故也,然此际用量宜大,方可见功。

十三、陈士铎先生《辨证奇闻》载,方中用白术2两以上辨治58证,其中每剂用白术2两者53方,用3两者9方,用4两者5方,最大剂量为半斤者1方。

十四、黄和医师治疗脾虚泄泻,脾虚湿滞浮肿,尿频遗尿,白带过多,肝硬化腹水,寒湿痹证之关节肿痛,寒湿腰痛、肢痛,眩晕症等,常于方中加用白术20~150g。

黄医师认为白术对脾胃肠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便秘者可通,泄泻者可止,

但着眼于脾气虚及寒湿之证即可。

至于脾虚湿滞水肿之证,白术为必用之品,

此类病人若每剂白术用量少于60g,

则利尿消肿效果不甚明显,腹水及下肢浮肿消退时间延长,低血浆白蛋白亦不易恢复。

2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通补之剂也。以补为主,兼能通络活血行水,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

主治脾胃气虚,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脾虚湿盛,痰饮水肿,自汗盗汗,胎动不安,风湿痹痛,脾虚便秘等。

白术为补气健脾之要药,兼通行之性,善补能通,可升可降,能固能散,亦止亦利,擅治气虚体弱诸疾、脾肾阳虚、水湿失运之水肿以及寒湿痹痛等。

其功主十:

健中补气;湿利水;温阳祛寒;固表止汗;益肠;保肝利胆;安胎;除痹止痛;活血通络;消癥瘕积癖。

现代又常用于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及抗肿瘤。

常用量:

煎服,10~15g。燥湿利水宜生用,补气健脾宜炒用,健脾止泻宜土炒焦用。若用于通便,酌情加大用量。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不宜。

现代药理研究:

白术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衰老、抗氧化、利尿、降血脂、降血糖、抗凝血、抗肿瘤、抗菌、保肝利胆、抗溃疡、调节胃肠运动(大剂量促进胃肠运动)、抑制心脏、扩张血管、降血压、抑制子宫收缩等作用。

重剂效验中计举14位医家之证治,可见白术应用范围颇广,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妇产科疾病以及风湿性疾病等多科多种病证。

制白术最小用量6g,最大用量半斤;生白术最小用量30g,最大用量150g。

白术甘温无毒,临床应用安全,可据证适当加大用量。

中、小剂量功在补益,大剂量通补兼具,超大剂量时尤能彰其益气健脾、燥湿祛寒、通络止痛及利水消肿之功。

不良反应:

小鼠腹腔注射白术煎剂半数致死量为13.3g/kg[生理学报,1961,(3-4):227]。大鼠每日灌服煎剂0.5g/kg,共1~2个月,未见任何明显毒性反应,仅有白细胞中度减少和轻度贫血(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学苑出版社,1993:241)。

(0)

相关推荐

  • 枳术丸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枳术丸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admin 2019-11-28 10:31:32 养生之家导读:枳术丸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分别是什么呢?下面由小编来为大家详解. ...

  • 白术剂量大小对其功效有影响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主产于浙江.安徽亦产,以浙江产量最大. 01 重剂效验 一.姜春华教授常用大剂益气健脾药配合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硬化,认为肝硬化的病理状态是瘀血郁结,体质状态是气虚脾弱,其特点是 ...

  • “白术”,剂量大小对其功效的影响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主产于浙江.安徽亦产,以浙江产量最大. 01 重剂效验 一.姜春华教授常用大剂益气健脾药配合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硬化,认为肝硬化的病理状态是瘀血郁结,体质状态是气虚脾弱,其特点是 ...

  • 白术”,剂量大小对其功效有影响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主产于浙江.安徽亦产,以浙江产量最大. 01 重剂效验 一.姜春华教授常用大剂益气健脾药配合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硬化,认为肝硬化的病理状态是瘀血郁结,体质状态是气虚脾弱,其特点是 ...

  • “白术”,剂量大小对其功效有影响

    导言:今天学习大剂量运用白术的临床经验.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主产于浙江.安徽亦产,以浙江产量最大. 重剂效验 一.姜春华教授常用大剂益气健脾药配合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硬化,认为肝硬化的病理状态是瘀 ...

  • ★“白术”,剂量大小对其功效的影响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主产于浙江.安徽亦产,以浙江产量最大. 01 重剂效验 一.姜春华教授常用大剂益气健脾药配合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硬化,认为肝硬化的病理状态是瘀血郁结,体质状态是气虚脾弱,其特点 ...

  • 白花蛇、乌梢蛇,剂量大小对其功效的影响

    白花蛇系蝮科五步蛇,产于湖北新州者名"蕲蛇":眼镜蛇科银环蛇幼小的干燥全体,成品称为"金钱白花蛇".二者均味甘咸,性温,有毒. 乌梢蛇属游蛇科,味甘,性平,无毒 ...

  • 肉苁蓉,民间中草药能带来这些功效!【一点资讯】

    又名:淡大芸 性味归经: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 沙漠人参和缓补肾 肉苁蓉具有和缓补肾不伤阴.润肠通便不伤身的功效,温而不燥,滑而不泻,补而不峻,有"从容"缓和之性,故名.其 ...

  • 中医入门基础:数百味中药功效总结【一点资讯】

    注意本文仅用于交流学习使用! 解表药 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香薷 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桂枝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 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生姜 发汗解 ...

  • 清热燥湿中药黄连、黄柏、黄芩功效对比【一点资讯】

    黄连.黄柏.黄芩3黄子,占据清热燥湿中药的半壁江山. 因其各自药性不同,功效有别. 一. 黄连 别名:王连.支连.川连.鸡爪连等. 来源: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运连的干燥根茎. 采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