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中外记者眼中王震麾下的359旅
相关推荐
-
红日破晓出东方——抗战时期中共是如何讲好“延安故事”的
[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回眸] 作者:隋文娟 80多年前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延安这片红色热土对外界来说还是神秘的存在,没有发声的渠道,有的只是谣言和猜疑的遮蔽."在世界各国中,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 ...
-
给我一个陕北,我还你一个“江南”!
足食 1941年初,359旅抵达南泥湾后不久,随身携带的军粮就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可眼下,种下的粮食还没到收获的季节.买粮食,敌人又封锁的厉害.怎么办呢? 359旅旅长王震专门在718团5连的厨房里,召 ...
-
贺龙南昌起义就率领一个军,为何20多年过去,还是指挥一个军?
贺龙南昌起义就率领一个军,为何20多年过去,还是指挥一个军?
-
中外记者团即将访问延安,盟国四大领袖画像如此摆放,各方都满意
编辑搜图图片模糊,建议替换或删除× ▲访问延安的记者团合影 1944年3月,英美方面为了充分了解我军力量和敌后抗日战场的情况,以便为将来对日寇大反攻做准备,决定派出记者团到延安及黄河以东抗日根据地实地 ...
-
突破“封锁”,自力更生——有一种精神叫做“南泥湾”
陕甘宁边区遭到封锁,延安城内一片废墟,面对日军进犯与国民党的封锁政策,中国红色政权遭到严重威胁.<国家记忆>今天带您一起追忆陕甘宁边区抗战以来最艰难的岁月...... 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前 ...
-
一条军毯的故事
我珍藏着一件父亲留给我的传家宝,它记忆了烽火硝烟.抗曰战争时期我军在延安八路军大生产运动中自制的精神产物:一条军毯. 珍贵的军毯 1939年2月,毛主席提出了"自己动手,生产自给" ...
-
自古英雄出少年 革命热血洒满神州大地
在抗战时期,曾有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革命志士主动前往红色根据地--延安,投奔革命,为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 第一部分 唐丕光,原名义丕 ,1912年(民国元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龙江道垦牧 ...
-
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延安之行
2021/7/2 星期五 版图 列表 2021年07月02日 文史 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延安之行 延安"投豆入碗"选举场景 上一篇 0 0 下一篇 请长按以下图片进行保存
-
记者眼中的翁美玲:虽易情绪化喜怒形于色,对人的态度却极之有礼
在记者眼里,翁美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记者:翁美玲到底是个可以说是个极之情绪化的人,她虽然喜怒易形于色,但她从不要人看她的嘴脸,她对记者的态度极之有礼,从来不摆什么架子. 尽管翁美玲自演射雕黄蓉一角之 ...
-
“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合作”——西方记者眼中的中国抗日真相
2021-04-26 10:20:52 来源:观察者网 "100天讲述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100个故事"之九 "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 ...
-
“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合作” ——西方记者眼中的中国抗日真相
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出版后,欧美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不少西方记者对"红星高照"的中国极为向往,美国探 ...
-
2021年3月7日人大会议王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这十五个回答掷地有声
北京日报客户端 03-07 阅读 关注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杨萌 美编 关印
-
记者眼中的翁美玲:脸色就像红苹果,虽素颜,也是红润润的
翁美玲在演艺圈的时间虽然非常短暂,但因成名快,名气大,所以坊间关于她的事迹也流传的很广很深远,直到今天仍然有一大批翁迷在深深怀念着这位已故三十多年的偶像明星.伊人虽去,但她的音容笑貌留在了观众的心中, ...
-
翁美玲往事:记者眼中的她常以素颜现身,朴素而不媚俗
翁美玲当年出演黄蓉走红之后,记者和各种媒体找她采访的就多了起来,能够这么迅速红起来的明星,在观众的印象中一定会十分的有派头,甚至有的还会耍偶像的架子,但翁美玲却没有,她和她的粉丝影迷们很亲近,每次有影 ...
-
一个越南记者眼中的山东
"工匠精神 山东制造-'开放的山东'全媒体采访活动日前在中国山东省举行,包括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越南等中外媒体深入到山东的济南.淄博.东营.威海和烟台等城市进行多语种集中采访报道.本次 ...
-
2020年媒体眼中的艺人红榜TOP 10!杨幂团队不作妖,李易峰梗王,李现是记者眼中的天使
大家是不是也很好奇,明星们私底下真正的模样呢?娱乐记者能和明星近距离接触,往往能看到明星私底下最真实的一面,日前内陆搜狐娱乐公布了2020年度媒体眼中的艺人红黑榜,透过记者们亲身的体验,票选出他们眼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