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坛“绝响”的世纪传承
相关推荐
-
吴敢:我与昆曲(我与戏曲之一)
小引:我的戏曲情缘 1945年3月17日,我在安徽省蚌埠市出生,5岁以后在丰县(山东省,1953年前:江苏省,1953年后)生活.我儿时多病,父母皆忙,由祖母看护.其时家境尚好,常被祖母带去戏园听戏. ...
-
徐宏图:徐朔方情系昆曲——纪念徐朔方先生仙逝14周年
已故著名戏曲研究家徐朔方先生八岁接触昆曲,时为1931年春夏之交,先生于其家乡浙江东阳县南乡外祖曾母的丧葬仪式上,观看了道士班演出的目连戏<破(血湖)地狱>,内〈破狱救母〉一场" ...
-
张一帆:《一出戏怎样救活了一个剧种——昆剧〈十五贯〉改编演出始末》
<一出戏怎样救活了一个剧种--昆剧〈十五贯〉改编演出始末>,张一帆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21年8月版. 内容简介 一出戏(整理改编本<十五贯>)救活了一个剧种(昆剧),这个传说 ...
-
张一帆:梅兰芳与整理改编版《十五贯》
1955年11月,浙江省委文教部副部长.省文化局局长黄源在陪同上海电影局局长张骏祥看了浙江国风昆苏剧团演出的<十五贯>后,很为激动,随即开展对<十五贯>的整理改编工作,最初他发 ...
-
伍家圩十响班
伍家圩十响班 清咸丰.同治年间,中洲伍家圩伍老三,能琴棋书画,尤喜唱曲.其时,有一苏州客,常来伍家圩收购蚕豆.草籽,寄居伍老三家.苏商亦喜唱曲,尤擅昆剧,二人遂成知音.日夜教老三唱昆剧,还教以昆班常用 ...
-
【杏坛春秋】融合传承亮澧水 创新跨越耀新城——澧县二中打造三校融合期和文化促发展工作纪实
融合传承亮澧水 创新跨越耀新城 --澧县二中打造三校融合期 和文化促发展工作纪实 ◎文/图 易宗明 羿大喜 津澧融城,撩开历史的时空,为区域协同发展探索崭新路径:津澧新城,架构恢弘的时代, ...
-
除夕:愿新年,胜旧年!世纪传承传统文化协会祝您除夕快乐!
愿新年,胜旧年 按中国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谓"除夕". 除夕是旧一年的终章,也是新一年最盛大的开幕.万物更新,旧疾当愈,往事清零,万事胜意. 新的一年,愿你我仍有继续跋山涉水的少年 ...
-
沈应珍:世纪笔工的传承与坚守
沈应珍:世纪笔工的传承与坚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5-13 06:16 X 光明日报记者 严红枫 陆 健 光明日报通讯员 彭 玲 最美人间四月天.在湖笔的发源地--浙江省 ...
-
陈履生:从齐白石、李可染到李小可 ——李小可在世纪转变中的传承与发展
经历了20世纪的变革与发展,中国画在21世纪已经处在一个转折的岔路口上.面对纷繁的社会问题以及中国画自身的状况,中国画的发展实际上是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走在一个逐渐失去传统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的路途上.当 ...
-
当代诗人34号卢传昆《雨中落花(外三首)》入选《新世纪文学》继续添加中)....
邀您一同见证中华诗歌崛起 新世纪文学 <中华文学杯> 情系诗之魂,追寻文学梦 投稿微信热线:13665752749 <新世纪文学>大型纸刊面向全国文学爱好者征集入选精品,邀您一 ...
-
世纪坛专家:头晕、走路像踩棉花是怎么回事?
抬不动腿 走路不稳 像踩上了棉花 一想到这些症状,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脑梗」,也会有人担心是否是自己的「颈椎」出现了问题. 到底是种什么病?该如何区分?今天我们请到了世纪坛专家来聊一聊 脚底踩棉花 是 ...
-
珍稀影像 | 100年!芭蕾老祖宗的传承!上个世纪的芭蕾“家谱”!
上世纪50年代 83岁的芭蕾老教师在授课 看看那时候 练的芭蕾跟现在有什么不同 看看那时候的芭蕾教室 如此简陋.如此拥挤 但是,可以看出学生们的热情 看来,真正爱芭蕾 是不会受环境影响热情的 更不会受 ...
-
【酒店游弋】 海南石梅湾“艾美”度假酒店,近半个世纪的浪漫传承
[以下是我在海南万宁石梅湾"艾美"度假酒店所拍的视频] 海南万宁石梅湾艾美度假酒店 作为宇宙第一大酒店集团,万豪自从收了喜达屋以后,就开始了对SPG.丽思卡尔顿和自己三个 ...
-
快剑断蛟齐山翁,昆刀裁玉有白石!40组篆刻原石,首现印坛单刀法
原创书画课代表2019-11-20 06:38:00 众所周知,身为世界文化名人的齐白石,绘画.书法.篆刻治印无一不精,堪称"一代宗匠"!如此家喻户晓的大艺术家,其作品自然大受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