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教育比家长教育效果更明显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从父母和老师那儿学习知识和技能外,还从小伙伴那儿学到很多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你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是不是从伙伴那儿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速度会更快一些,理解得更深刻一些,掌握得更牢固一些。
很多时候,大人们让孩子做的事情只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但是小伙伴们让他们做的事情却让他们异常兴奋和快乐。这段时间,小女儿开始学骑滑板车,但总是要求我帮助她扶着把手,只要我一松开手,她便把一只脚放下来落在地上,唯恐自己摔倒。
有时,我趁她不注意,将手拿开,在她的后背上轻轻一推,她也能站在滑板车上滑行一段距离,但很快就会把脚放下来。我不停地鼓励,希望她能够独自玩滑板车,但几天下来,效果都不明显,她依然看不得我把手从手把上拿开,只要拿开她就会嚷嚷:“爸爸,你干什么把手拿开呀?快点帮我扶着。”
在大人看来,这点儿小事,她不应该惧怕,因为很多比他小的孩子都能够自如地玩耍滑板车。可我知道,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运动技能发展的阶段也不同,所以只能耐着性子拉着她滑滑板车。
前几天的一个下午,我又拉着她的车把手拖着她的滑板车在广场上玩。突然,一个比她大一点的小男孩,踏着滑板车快速地插到了她的滑板车前,扭头对她说:“你怎么还让人拉着呀?”
女儿说:“我还小,骑不好。”
他一本正经地说:“你不小了,可以自己骑了。来吧!我做队长在前面骑,你在后面跟着。”
女儿并没有听他的话,还是让我用手扶着。小男孩骑了一段,发现我女儿没有跟着他,立刻掉头滑了过来:“你怎么还要扶着呀?自己骑着跟着我。”
我也趁机鼓励女儿自己骑,她还是有点担心,虽然让我放开手,但只是把一只脚踏在滑板车上,另一只脚放在地上,不太敢把双脚都放在滑板上面。在我看来,即便如此,也是进步。
她跟着那个小男孩的后面,慢慢地滑着,可她还不太会转弯,顺着一个方向直直地滑下去。小男孩见她没有跟着,又滑过来对着她说:“你怎么不跟着我呀?”
女儿说:“我不会转弯。”
“你下来,让我来教你。”小男孩从自己的滑板车上下来,抓住我女儿的滑板车的扶手把,晃动着手把说:“你看,就是这样,按哪一边就往哪边转方向,明白了吗?”
我站在旁边看到这一幕,突然想到了朋辈学习,孩子与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虽然我也曾教女儿如何让滑板车转弯,但我觉得效果没有小朋友教得好,虽然他们才认识一会儿,但已经非常亲近地交流了。小男孩在前面滑,对着我女儿喊:“快点,跟上队长。”女儿便跟在后面,嘴里还喊着:“小哥哥,等等我!”
一个陌生的小男孩,一会儿的时间,使用着孩子们能接受的言语和行动,帮助我女儿迈出了一大步,足见朋辈教育的巨大价值。

前天接女儿放学,她开心地告诉我:“爸爸,今天在语文课上,我又被老师表扬了。”
“因为什么事情呢?”我问。
“今天老师让几位同学上讲台分享民间故事,我举手做了评价。老师表扬我评价得很精彩很到位,特别表扬我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演讲,而且还做了笔记。”她说。
“你这个学习习惯不错,知道在听别人发言的时候记笔记,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我说。
她笑嘻嘻地问我:“你知道我为什么会在听讲的时候记笔记吗?”
我心里想,平时我也经常说记笔记的重要性,就在前两天还谈到我在课堂上赞扬了一位记笔记的同学。但我还是静静地听她说:“有一次也是老师让我们分享故事,让其他同学做点评,我看到有位做评价同学就是做了笔记,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就学着做了。”
看看吧!家长说了很多遍也许没有什么用,但同学们的一举一动就会深深地影响到她,真的要赞叹小伙伴的影响力大了。
作为家长,要意识到朋辈教育的重要性,很多知识和技能未必要自己亲自教授,让孩子向掌握某项知识和技能的小伙伴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