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对30万,朱毛红军如何对付国军的第三次围剿(下)
相关推荐
-
毛金花???
毛金花--毛泽东和贺子珍长女,从小寄养在老乡家里,一生平凡 万象谈历史关注昨天15:19毛金花,原名杨月花,是毛泽东和贺子珍的长女,出生后不久,就寄养在老乡家里,一生命运多舛,经历坎坷.1929年,中 ...
-
第二次反围剿(1931年5月)——《百战成钢、卫我中华》之九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奈何及!--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
-
黄公略(杰出的红军将领、军事家)
黄公略(1898-1931)军事家,革命烈士.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1898年1月24日出生于湘乡县兴让乡一个塾师家庭.幼年熟读经书,尤其偏爱兵书,对西汉军事谋略家张良及其老师黄石公最为崇拜,因 ...
-
张宗逊上将回忆录的故事22
第三次反"围剿" 蒋介石在第二次"围剿"失败之后,仅隔一个月,即从一九三一年七月一日起,又向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反革命"围剿".这次蒋介石 ...
-
阎锡山初见彭德怀,久久盯着他,半天才缓过神来,心里五味杂陈
1936年8月26日,朱德.彭德怀签发了<八路军总指挥部布告>: 本军奉命抗日 为求民族生存 拥护中央领导 驱逐日寇出境 团结全国各界 联合法苏美英 保卫中华领土 收复失地完整 实行统一战 ...
-
四渡赤水论坛|四渡赤水: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四渡赤水战役,是红军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也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 西方评论家称赞四渡赤水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就连毛泽东也谈到,四渡赤水是他 ...
-
主席以3万对敌30万人,运用磨盘战术,赢得多场战役,实在高明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
-
他砸掉自己4颗门牙,六天狂奔400多公里,只为送出一份情报!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工农红军面临着被包围"吃掉"的危险,在这紧急关头,情报人员送来了国民党的绝密情报,红军才得以完成战略转移.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卢志 ...
-
世界史诗长征(一)
"难不难,看看井冈山:苦不苦,想想两万五."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一,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对于这段历史,大部分人的了解只停留于影视层面,老黄为 ...
-
井冈山朱毛红军——红四军的9个团长,建国后都授了什么军衔
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等部队汇合后,声威大震,被称为"朱毛红军".朱毛红军时期,有九个团,黄克诚大将就是当时的一个团长,其 ...
-
每日红印|朱毛红军
朱毛红军 篆刻作者:山东省威海市孙家疃小学 宋协兵 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朱毛红军",是以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称谓,由毛泽东率领的湘赣边界秋收起 ...
-
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八牛闯天下,反手定乾坤”是什么意思?
"八牛闯天下,反手定乾坤".这是一段流传在当时的谶语,主要隐喻了当年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军会师井冈山. 怎么理解呢?八.牛合起来就是一个"朱"字:反写的&quo ...
-
井冈山"朱毛红军"红28团沿革至今的红军单位
一,井冈山"朱毛红军"红28团_"英雄冲锋的红四团"沿革的红军单位: 379团:团部,1营营部,1连,2连,9连,卫生队. 136团:团部,1连,3连,5连,6连,9连. 559团:2连 445团:1 ...
-
请问老板,你打算给我发多少年薪?10万、20万、30万……
管彦康和他种植的"阳光玫瑰" 都说投资果园的老板,如果挣了100万元,一定会投300万元,管彦康(弥勒葡之魂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就是其中一位.他是2017年才进入这个行业的, ...
-
朱毛红军为什么要下井冈山?表面是围魏救赵,深层次原因更为重要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这样论断说:"十年以来,从游击争开始的一天起,任何一个独立的红色游击队或红军的周围.任何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周围,经常遇到的是敌人的'围剿'.敌人 ...
-
著名的“朱毛红军”由此而来!
编者按: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积极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网上宣传,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信 ...
-
朱毛红军入闽第一仗——长岭寨大捷|长岭寨|朱毛|郭凤鸣
□康模生 在长汀县东门街横岗岭许屋大门外右边墙上,有一条用白石灰水书写的大幅革命标语,上书:"红军枪毙郭凤鸣"七个大字,落款"红军".这条红军标语犹如晴空一声春 ...
-
从谭嗣同到“朱毛红军”,燎原的火种从未熄灭
一 1898年9月21日凌晨,大清帝国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匆匆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 就在一天前,太后的亲信军机大臣荣禄报告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光绪皇帝身边的维新派计划围园杀后,帮助光绪夺回帝国的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