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中的“铜牛”文化

(0)

相关推荐

  • 清乾隆铜鎏金金刚总持

    清乾隆(1736-1795年)铜鎏金金刚总持一件,高:3.9厘米,重量:31.2克:金刚总持面相庄严肃穆,全跏趺坐于莲台之上,双手分别持金刚铃和金刚杵,于胸前施哞迦罗印:其头戴宝冠,着裙,配饰璎珞,通 ...

  • 一周一器——西夏鎏金铜牛(典型标准器资料库必备欢迎分享、关注)

    文物名称:鎏金铜牛 文物时期:西夏 出土时间:1977年 出土地点:宁夏银川西夏陵区M177 器物尺寸:长:120厘米 宽:38厘米 高:45厘米 重:188千克 收藏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 完残 ...

  • 吉林市满族博物馆

    吉林市满族博物馆成立于2009年,位于吉林市"吉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百川居宅旧址内(船营区德胜路47号),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是我省乃至东北地区目前保 ...

  • 颐和园(原清漪园)的铜牛不是“镀金”的

    颐和园(原清漪园)的铜牛不是"镀金"的 颐和园的铜牛铸造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由于铸造精美.形象逼真,一直是游人喜欢的打卡地. (图01) 或许铜牛背上的铸刻的<金牛 ...

  • 下元节:一个逐渐消失的节日

    近些年,各类西方节日一直盛行 情人节.圣诞节自不必说 诸如感恩节.万圣节等也开始越来越受欢迎 还有很多在网络消费文化背景下 新兴起的节日 在对节日的盲目消费中 在社会生活的变迁中 我们逐渐忘记了很多 ...

  • 2021牛年、不能不懂得“牛”文化

    嗨,2021牛年,你好!大家新年好!祝大家2021年牛气丰发.牛气冲天 牛牛牛牛-.反正就是牛,为什么呢?因为今年是牛年啊! 可是,大家对"牛"文化又了解多少呢?下面咱们就来聊一聊 ...

  • 颐和园中的祈雨祭祀文化

    农事活动是古代人民重要的生产活动,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古代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十分大,每当有灾害发生时.为了农业的丰收农事禳灾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农事禳灾是贯穿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农事祭祀活动. ...

  • 颐和园中的假山叠石文化

    说起园林中的假山叠石,相信大家都不是很陌生.园林中的假山叠石在中国起始于秦汉时期,假山叠石的形式从"筑土为山"演变为"叠石造山".到了唐宋时期,园林中建造假山之 ...

  • 铜牛贺岁 牛转乾坤 |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中的牛文化

    西周青铜牛首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值此新春之际,鉴铜祝大家: 日有熹,月益富,大乐富贵得所好,延年益寿乐未央: 居必安,心志歡,长保二亲得天力,常宜酒食乐长生: 贾市程,万物正,君宜官秩葆子孙, ...

  • 西城超“牛”文化休闲中心要来了!整整7层楼,还有托老所、地下停车场!

    各位亲: 近日,市发改委官宣 咱西城将新添一市民文化休闲中心! 招标意见书.批复都已经发布! 近日,经由西城区申请,北京市发改委批复了牛街市民文化休闲中心暨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议书,西城区将新建一座集文 ...

  • 生肖中的牛文化

    [清] 陈枚<耕织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农历辛丑年,俗称牛年.东汉时,北方各族已逐步南迁,他们的动物纪年法与汉族的干支纪年法相结合,便出现了流传至今的十二属相纪年法.然而,人类与牛的关系几 ...

  • ​客人客语游京城⑦颐和园之铜牛故事(客语版)

    铜牛在昆明湖东岸,十七孔桥东桥头北侧,为镇压水患而设.乾隆二十年1755年用铜铸造,称为"金牛". 1860年,英法侵略军攻入北京城,侵占了颐和园.侵略者贪婪无度,掠夺成性,破坏园 ...

  • 北京颐和园的铜牛(音乐视频)

    我们游览了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的十七孔桥和铜牛.您瞧瞧,这里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网查资料:颐和园的昆明湖东堤,有一处独特的景物,一头大小和真牛相仿的铜牛蜷卧在雕有波浪的青石座上.铜牛体态优美,两耳竖立 ...

  • 颐和园铜牛的六大传说

    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岸边,在十七孔桥桥头不远处,有一只神态生动.栩栩如生的镀金铜牛,它昂首安卧于岸边.令游人流连忘返,合影留念.牛的力大无比,勤劳朴实,温顺善良,平和自如,使游人陶醉:另一层意思,是镀金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