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中的假山叠石文化

(0)

相关推荐

  • 园林宗师告诉你,观赏一座园林,关键要看懂这四个要素

    今天许多人闲睱时喜欢逛公园,更有人千里迢迢地跑到苏州旅游,主要目的就是看园林.然而在园林里,有人忙于四处拍照,留下到此一游的印记,有人面对秀峰耸峙,碧水回环,亭台翼然,花木葱茏,却不知如何去欣赏,反而 ...

  • 景观大师陈从周教你如何欣赏一个园林

    注:本文是小蚂哥结合陈从周先生<园林谈丛>中<春游季节谈园林欣赏>一文为骨架改编而成,有一些观点和例子和陈先生有所不同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很早就想写一篇游览园林的科普文章,每 ...

  • 颐和学术 | 颐和园写秋轩造园艺术初探

    ▲写秋轩现状 ▲老照片中的写秋轩 <园冶>载:"園地惟山林最勝,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懸,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1]但现实并非所有山林地带都能遇 ...

  • 芥纳须弥 咫尺山林——环秀山庄的叠石艺术

    造园叠山是以有限创造无限的艺术实践,简言之,就是要小中见大,有无尽之意,对中小园林而言尤其如此. "涧户若为止静,家山何必求深"(<园冶·相地·傍宅地>)," ...

  • 颐和园中的祈雨祭祀文化

    农事活动是古代人民重要的生产活动,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古代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十分大,每当有灾害发生时.为了农业的丰收农事禳灾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农事禳灾是贯穿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农事祭祀活动. ...

  • 颐和园中的“铜牛”文化

    颐和园的东南部有一尊铜牛,中国古代把铜也称作金,人们也就称铜牛为"金牛",铜牛铸造于清乾隆二十年,也就是1755年,铜牛体态与真牛大小相似,两角耸立,双耳竖起,目光炯炯,蜷卧湖畔遥 ...

  • 颐和园中的关羽文化

    颐和园万寿山西麓尽头处的宿云檐城关,又名贝阙门,是清漪园时期西所买卖街的水陆通道和重要屏障.建筑始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坐北朝南,为方形城关.乾隆时期,昆明湖3面没有围墙,宿云檐城关东控山路,西 ...

  • 颐和园中的文化

    颐和园在1998年的时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颐和园三条评价,其中第三条就是"以颐和园为代表的中国皇家园林是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文明是 ...

  • 颐和园中的文昌帝君文化

    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北端的文昌阁,得名于文运昌盛,为一座城关式的建筑."文昌"就是文昌帝君,是道教众仙人的一员,为道教神明,在道教中文昌帝君掌管文章科举.实际上文昌帝君就是文曲星,文曲 ...

  • 孔子《论语》中的人类原始文化三大要素

    第一,求治的要素. 孔子学说第一部分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求治,叫"兴周礼,倡王道,好梦周公",孔子总是梦见周公,他的学说的核心是要对当时春秋时代的社会进行改造,他的改造方式是恢复古制, ...

  • 周星驰电影中嘅粤语“粗口”文化! | 老广都感兴趣嘅文章!

    周星驰和他的喜剧作为香港80-90年代电影的一个标志,同时也是香港港产片"反攻大陆"的一员猛将.但大陆和香港有比较大的语言文化差距,国语难以体会粤语的精妙,所以石斑鱼的配音令到不少 ...

  • “中”为什么是华夏文化中的帝王之学?我们...

    "中"为什么是华夏文化中的帝王之学? 我们国家为什么叫"中国",为何中医能流传几千年,为什么中字就是道家文化的根和魂,为什么现在国人对中字的认知还停留在表象化阶 ...

  • 清东陵石雕艺术中的龙凤图腾文化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在清东陵这座规模宏大的皇家陵园中,有着众多的石雕艺术作品.这些作品跨越了几百年的时空,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大量的历史信息,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堪称清代石雕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