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中的文化

(0)

相关推荐

  • 北京之行(三)颐和园

    早在辽金时代,皇帝就已经开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园林了.当时在今天的万寿山昆明湖一带修建了金山行宫,将这里称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改名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初期则改称西湖并修建了园静寺,命名为好山园. ...

  • 颐和园导游图(四年级习作)

    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张露兮,大家叫我"张导游"好了.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原为封建帝王的行宫花园,原名好山园.清乾隆时改为 ...

  • 北京老照片:1939年5月28日拍摄的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地区,是中国清代的皇家园林, 现为AAAAA风景区.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1885年,慈禧太后为了自己的六十大寿,下旨重建被烧毁的清漪园,并将清漪园改名叫作颐和园. 颐和园 由昆明湖 ...

  • 颐和园中的祈雨祭祀文化

    农事活动是古代人民重要的生产活动,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古代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十分大,每当有灾害发生时.为了农业的丰收农事禳灾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农事禳灾是贯穿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农事祭祀活动. ...

  • 颐和园中的“铜牛”文化

    颐和园的东南部有一尊铜牛,中国古代把铜也称作金,人们也就称铜牛为"金牛",铜牛铸造于清乾隆二十年,也就是1755年,铜牛体态与真牛大小相似,两角耸立,双耳竖起,目光炯炯,蜷卧湖畔遥 ...

  • 颐和园中的关羽文化

    颐和园万寿山西麓尽头处的宿云檐城关,又名贝阙门,是清漪园时期西所买卖街的水陆通道和重要屏障.建筑始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坐北朝南,为方形城关.乾隆时期,昆明湖3面没有围墙,宿云檐城关东控山路,西 ...

  • 颐和园中的假山叠石文化

    说起园林中的假山叠石,相信大家都不是很陌生.园林中的假山叠石在中国起始于秦汉时期,假山叠石的形式从"筑土为山"演变为"叠石造山".到了唐宋时期,园林中建造假山之 ...

  • 颐和园中的文昌帝君文化

    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北端的文昌阁,得名于文运昌盛,为一座城关式的建筑."文昌"就是文昌帝君,是道教众仙人的一员,为道教神明,在道教中文昌帝君掌管文章科举.实际上文昌帝君就是文曲星,文曲 ...

  • 李之亮:《水浒传》中的文化密码(50)宋朝没有“临淮州”和“高唐州”

    李之亮:<水浒传>中的文化密码(50)宋朝没有"临淮州"和"高唐州" 2019-02-11 18:53 第2回讲到破落户子弟高俅不务正业,被他父亲告 ...

  • 语文中的文化美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的底蕴,这首诗的内涵,这首诗的文化所在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子厚以自寓也 表达的是柳宗元的士大夫的一种精神,所谓"穷 ...

  • 【回归教材】课本中的文化常识(高中必修1-5)

    必修一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男爵等还真不是西方独有的,我们周朝就开始了.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 ...

  • 诗评|《村庄》:一个记忆中的文化符号

    文/王沐雨 (作品:<村庄>,作者:海子,1984年) 原文: 村庄中住着 母亲和儿子 儿子静静地长大 母亲静静地注视 芦花丛中 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 我妹妹叫芦花 我妹妹很美丽 村庄,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