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伤寒论》经方症状学(二)

(0)

相关推荐

  • 少阳脉症概述——《伤寒论》通俗讲话之九

    少阳病提纲:"口苦.咽干.目眩",虽则不是怎样的典型和突出:但是有这些证候的发生,而认识到疾病,特别是急性传染病有趋向发展的现象,这在第一讲里,已经说过.但是,根据这些口苦.咽干. ...

  • 《伤寒证治准绳 第2部分》 明·王肯堂

    `桂枝附子汤方桂枝(去粗皮四两)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生姜(三两切) 甘草(炙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成 风在表者散以桂枝甘草之辛甘湿在经者逐以附子之辛热姜枣 ...

  • 《伤寒论》演绎(中)

    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伤寒八九日",言外之意就是病已到了传入半表半里少阳病而为柴胡证的这么一个时间阶段 ...

  • 王三虎医话·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我在"结胸病是恶性肿瘤的胸腹部转移"这个前提下看,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是伤寒本证,中是兼证,下是先讲癌症.所 ...

  • 十二章少阳篇

    少阳篇 少阳经序言 少阳枢机,承启上下,为六经脏腑之枢纽.少阳舒展,三阳才得开泰.如少阳抑郁,必致升降失和,三阳难调难顺. 凡读伤寒者,莫不为少阳而功,莫不为少阳而悦,素不知,少阳经之病远远超过我们临 ...

  • 仲景伤寒论经方之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风寒感冒咳喘此方主之,受用

    仲景伤寒论经方之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风寒感冒咳喘此方主之,受用

  • 仲景《伤寒论》经方症状学(一)

    头痛.头晕(头眩.目眩) 能量上行过多或下行受阻,导致头部能量淤积刺激筋膜而痛.或其他部位存在病理性阻滞,导致头部能量供应不足而晕. 太阳病之头项强痛,系表部向上.向外的气机运行阻遏,根据阻遏熵增的原 ...

  • 仲景《伤寒论》经方症状学(三)

    不仁 不仁,是指皮肤感觉减退.麻木的一种表现.<伤寒杂病论>中,涉及不仁的方证有四条: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 ...

  • 楹联家笔下的仲景养生小镇(十二)

    前550号作品 楹联家笔下的仲景养生小镇(一) 楹联家笔下的仲景养生小镇(二) 楹联家笔下的仲景养生小镇(三) 楹联家笔下的仲景养生小镇(四) 楹联家笔下的仲景养生小镇(五) 楹联家笔下的仲景养生小镇 ...

  • 仲景心法传讲系列二.docx

    仲景心法传讲系列二, 汉唐中医倪海厦, 2009年12月3日-6日,于南宁. 本系列视频共有五集! 倪海厦老师仲景心法传讲(二),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日于南宁 上午我们讲到大肠,下午呢我想心脏没有那么 ...

  • #伤寒论#经方浅析(二)院校中最不被医院...

    #伤寒论# 经方浅析(二) 院校中最不被医院待见的医生,就是伤寒教研室的老师.为什么?他们是严格按照一两3克来计算的.开个桂枝汤就是桂枝9克.芍药9克--要知道中医院的业务量是要靠中药做上去的.90年 ...

  • 中医美容,离不开仲景方 – 经方派

    内服药于美容有着重大意义,我国在汉代已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临床体验,再仔细阅读<伤寒杂病论>原文,翻阅历史文献,深知其美容方面有重大贡献,今举其一二,冀与同道共同研讨. 皮肤美容 病例1 ...

  • 仲景小经方验案

    仲景小方,药少力专,法度严谨,若灵活运用,每获良效,现举数例,介绍如下. 一.芍药甘草汤治疗偏头痛 李某某,女,37岁,1985年4月3日诊. 患者偏头痛已有五.六年时间,经某市医院确诊血管性头痛,后 ...

  • 尚论仲景伤寒论先辨林亿成无已校注之失

    ​王叔和于仲景书,不察大意,妄行编次补缀,尚存阙疑一线,观其篇首之辞,谓痉湿暍虽同为太阳经病,以为宜应另论者,其一征也,观其篇中,谓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旨难得,故重集可与不可方治者,其一征也,观其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