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伤寒论》经方症状学(一)

(0)

相关推荐

  • 中医思维-4白话伤寒杂病论

    在麻黄甘草杏仁石膏汤中,青龙应该指的是麻黄,白虎就指石膏. 用麻黄这味要的时候,我一定要看对于的症状是否是无汗,只因无汗才发汗,而且常常伴有烦躁的的症状,这就要用生姜.桂枝,来守卫外环境或者说外层面的 ...

  • 承气汤系列(1)调胃承气汤(2)

    继续学习调胃承气汤. 现代剂量参考<方剂学>(第十版) 调胃承气汤 大黄四两(12g),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两(6g),炙        芒硝半斤(12g) 上三味㕮咀,以水 ...

  • 伤寒论 芍药甘草附子汤解读

    伤寒论 芍药甘草附子汤解读 发汗病不解,当用药养阴敛藏 在<伤寒论>中,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在<伤寒论>那个大环境下,伤寒病估计要占 ...

  • 《伤寒论》:为何太阳表证见头项不适?为何恶寒?

    《伤寒论》:为何太阳表证见头项不适?为何恶寒?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64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64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 ...

  • 仲景伤寒论经方之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风寒感冒咳喘此方主之,受用

    仲景伤寒论经方之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风寒感冒咳喘此方主之,受用

  • 仲景《伤寒论》经方症状学(二)

    发热.身热.微热.无大热.烦热.潮热.往来寒热 发热.身热: 从文字意义上看含义接近,但在经方语境中二者微细差别.发热者,含有热气外发之意,一般内热不甚,热气发于体表欲透体而出.故病人多微有汗,或虽无 ...

  • 仲景《伤寒论》经方症状学(三)

    不仁 不仁,是指皮肤感觉减退.麻木的一种表现.<伤寒杂病论>中,涉及不仁的方证有四条: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 ...

  • 中医美容,离不开仲景方 – 经方派

    内服药于美容有着重大意义,我国在汉代已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临床体验,再仔细阅读<伤寒杂病论>原文,翻阅历史文献,深知其美容方面有重大贡献,今举其一二,冀与同道共同研讨. 皮肤美容 病例1 ...

  • 仲景小经方验案

    仲景小方,药少力专,法度严谨,若灵活运用,每获良效,现举数例,介绍如下. 一.芍药甘草汤治疗偏头痛 李某某,女,37岁,1985年4月3日诊. 患者偏头痛已有五.六年时间,经某市医院确诊血管性头痛,后 ...

  • 尚论仲景伤寒论先辨林亿成无已校注之失

    ​王叔和于仲景书,不察大意,妄行编次补缀,尚存阙疑一线,观其篇首之辞,谓痉湿暍虽同为太阳经病,以为宜应另论者,其一征也,观其篇中,谓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旨难得,故重集可与不可方治者,其一征也,观其篇 ...

  • 尚论仲景伤寒论先辨叔和编次之失

    ​ 尝观王叔和汇集扁鹊.仲景.华元化先哲脉法为一书,名曰脉经,其于仲景伤寒论,尤加探讨,宜乎显微毕贯,曲畅创法制方之本旨,以启后人之信从可也,乃于汇脉之中,间一汇证,不该不贯,犹曰汇书之常也,至于编述 ...

  • 咳嗽治疗的仲景之经方思维

    当医生的都知道,咳嗽一症最难治.有不少病人一咳嗽就是十天半月,咳嗽一个多月的也很常见.更糟糕的是似乎吃什么药都不太见效.找中医往往疗效也不太理想.这该怎么办呢? 问题出在对咳嗽的认识上. 临床最常见的 ...

  • 仲景第一经方桂枝汤的治疗原理是什么?

    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其作用多途并非"解表"一端,临床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治疗.应用本方治疗多形红斑.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冬季皮炎.冻疮.蛇皮癣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