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斑斑|铅字中的革命火种
相关推荐
-
“找不到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病啊!”
老一辈革命家与<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 <共产党宣言>是历史进步的伟大旗帜.1920年 ...
-
共产党人的信仰与使命——重读《共产党宣言》所感
作者:宋东泽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意气风发.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同在布鲁塞尔一个名为"白天鹅咖啡馆"里,创作出了改变人类历史格局的<共产党宣言>.这一年 ...
-
“外国语学社”:我党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
1920年9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创办了外国语学社,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语学校,也是我党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学社因陋就简,将外语教育和马列主义教育相结合,探索实 ...
-
移步换景,开启百年红色之旅
导演手记 本集导演 诸颖政 上海地铁的新天地站,是我每天上下班必经的换乘站.6月20日这天,这一站的名字改成了"一大会址·新天地".而更早些时候,新落成的一大纪念馆正式开馆了.一百 ...
-
新渔阳里铸就初心
朱少伟 101年前,上海<民国日报>头版曾登出<外国语学社招生广告>,它看似一则普通的招生广告,实则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创办的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问世.如今,追忆这个 ...
-
《共产党宣言》第三章计划草稿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马克思 -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四十二卷 *<共产党宣言>第三章计划草稿[204] (1)∥批判∥[注:双 ...
-
“开天辟地”光辉历程的起点
20世纪20年代,上海法租界环龙路(今南昌路)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之间,有一片石库门建筑叫做渔阳里:此处有一条南北贯通的弄堂,靠近环龙路的一段是老渔阳里,靠近霞飞路的一段是新渔阳里,因许多中国共产主 ...
-
风起云涌的时代一一共产党在各国的成立
1902梁启超发表在<新民丛报>第18号上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首次将马克思(麦喀士)介绍给中国人. (藏忠良博物馆) 1919年冬,受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 ...
-
马克思银像在旌德
马克思银像在旌德 喻忠国 旌德县档案馆珍藏着一尊马克思银质半身塑像.这尊塑像高15.5厘米,重250克,为纯银空心浇铸而成.它的底座正面铸有俄文"卡尔·马克思",底座下方有两行俄文 ...
-
新作《画说新渔阳里6号》| 觉醒年代的青年们在上海这条弄堂里做了几件大事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当"后浪"们在时代的大潮中乘风破浪时,百年前"觉醒年代"的青年们如何在峥嵘岁月中谱写青春之歌的最强音?在党的百年华诞到来之际,首本讲述青年团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