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总则/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13—25)
相关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13-3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13-39 刑侦案审 8月26日 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一节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十三条 [民事权利能力的起止时间]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 ...
-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146条)|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该怎么把握
什么是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该怎么把握?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一律无效吗?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quo ...
-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63条)|什么是法人住所
什么是法人住所?为什么要确定法人住所?民法典对法人住所有什么要求?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三章"法人"第一节" ...
-
民法典第13条 — 第56条 | 总则.自然人
民法典第13条-第56条,是总则编"自然人"一章的全部内容,规定了民事主体之一"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宣告失踪.宣告死亡,个体工商户.农村 ...
-
成年人存在智力缺陷 亲属如何为其申请宣告“无民事行为能力”
□ 刘艳艳 民事行为能力,简称"行为能力",指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
-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120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吗
什么是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律制度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什么是请求权?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吗?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qu ...
-
行测常识判断法律类考点:民法自然人
事业单位考试考试近两年的难度越来越大,行测的每个专项都很重要,各位同学在备考的时候要认真把握.通过培训,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些专项都是可以快速提升的.但是常识提升起来很慢, ...
-
法律积累--民法典试题(3)
法律积累--民法典试题(3)
-
法律知识: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的总称.在民法调整的三类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中,关于"自然人"在事 ...
-
民法典 总则 自然人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第四十条 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第四十一条 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时间自其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自战争结束之日或者有关机 ...
-
民法典 总则 自然人 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
第五十四条 自然人从事工商业经营,经依法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可以起字号. 第五十五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依法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从事家庭承包经营的,为农村承包经营户. 第五十六条 ...
-
民法典 总则 民事法律行为 意思表示
第一百三十七条 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 ...
-
民法典 总则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第一百五十八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第一百五十九条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
-
民法典第109条 — 第160条 | 总则编: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109条-第132条,以权利清单的方式列举了受我国法律保护的各类民事权利,规定了权利的取得方式和行使原则. 第133条-第160条,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成立.形式.效力,突出规定了民事法 ...
-
关于事业单位招考“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分析
在事业单位备考中,很多考生对民法中"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这一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清晰,这会导致其在做题时思维混乱,进而在考场上失分严重.下面笔者以<民法典>为准系统分析关 ...
-
汪志刚: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差等论的批判与反思
<法学研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法学研究所主办的法律学术双月刊.本刊坚持学术性.理论性的办刊宗旨,着重于探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致力于反映我国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