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三辨——桂枝汤(中医大家叶橘泉经验)

(0)

相关推荐

  • 《伤寒经方方药新解》「一」千古第一方《桂枝汤》(8)

    桂枝汤仅五味药组成,但是,用于临床使很多慢性疾病,疑难危重证获得了卓著的疗效,引起现代医学家极大的兴趣.从本方单味药到复方的药理均做了大量分析与研究. 综合归纳本方有六大药理作用:(1)解热抗炎.抗病 ...

  • 经方体质研究:关于“失精家”

    近日 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好一例脂溢性脱发 于是 又引发了我对"失精家"的一些想法 我个人以为油脂属于津液 而油脂旺盛 大量排出体外 就像桂枝汤的"自汗出"一样 ...

  • 柴胡桂枝汤人群 是虚弱体质...

    柴胡桂枝汤人群 是虚弱体质迁延疾病方,常用于以下情况: 1.外感病迁延阶段(低热汗出,头痛食欲不振): 2.慢性反复腹痛发作: 3.肢体关节疾病伴胸胁苦满,汗出恶风,纳差低热. 4.肿瘤或长期发热见小 ...

  • 桂枝汤加味治喉蛾

    关键词:喉蛾:桂枝汤证:小承气汤证. 3岁的小男孩,在幼儿园上小班,2020年11月30日有他奶奶带来就诊. 主诉:低热.不爱吃饭2天. 现病史:患儿奶奶代诉孩子前几天感冒后经过输液治疗病情好转,这2 ...

  • 马大正老师用桂枝汤治疗妊娠期低热验案一则 -- 马氏妇科

    陈祥艳 初诊:2017年4月26日.黄某,31岁.因"孕14周,反复低热50天"就诊. 患者4月26日因外感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7.2-37.8℃,经治疗后体温稍有下降.5月1 ...

  • 【经方临证医案】桂枝汤治疗定时发热案

    原文地址:转[经方临证医案]桂枝汤治疗定时发热案作者: [经方临证医案]桂枝汤治疗定时发热案转载2018-07-17 10:35:48标签:自汗 盗汗 发热 发烧 桂枝汤 [经方临证医案]桂枝汤治疗定 ...

  • 学会区分证候群

    编辑整理  隐市 学会区分证候群 导读 证侯群是辨证的基本单位,我们以安老师今天发的医案,讨论一下如何区分证候群,准确辨证施治. <伤寒论>中有许多并病,合病的经方,如少阳阳明证之大柴胡汤 ...

  • UC头条:经方三辨——大青龙汤(中医大家叶橘泉经验)

    导读: 叶橘泉(1896-1989),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中药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一级教授.叶橘泉先生在70多年的医药生涯中,为成千上万的患者解除过病苦,向众多的学生传授过医术, ...

  • 【名老中医论经方】叶橘泉:小陷胸汤的临床运用

    小陷胸汤 (一)处方组成 黄连一钱,制半夏二钱,栝蒌实五钱.以上三味,加水共煎,去渣,一日分三次温服. 按:北京.天津药市有糖栝萎,即整个栝萎实,南方只有皮和子并用,又仲景半夏用汤洗7次,已洗去麻涩毒 ...

  • 【名老中医论经方】叶橘泉:小陷胸汤

    小 陷 胸 汤 (一)处方组成 黄连一钱,制半夏二钱,栝蒌实五钱.以上三味,加水共煎,去渣,一日分三次温服. 按:北京.天津药市有糖栝萎,即整个栝萎实,南方只有皮和子并用,又仲景半夏用汤洗7次,已洗去 ...

  • 叶橘泉巧治精神分裂症三例

    明医公开课 >>>第1956课<<< 壹 孙某,男,22岁.1976年2月27日初诊. 据称于本月15日开始发病.精神错乱,恐怖惊疑,不食不眠,目直神呆,情绪忧郁, ...

  • 叶橘泉教授论经方小柴胡汤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小柴胡汤 (<伤寒论>) [组成]柴胡13g,半夏9g,生姜6g,黄芩.大枣.人参各5g,甘草3g. [调剂及用法]上七味,以水300mL,煎至150mL,去渣,一日三回分服. [方意解说 ...

  • 叶橘泉:运用五积散的经验和体会 – 经方派

    五积散初见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门>.本方主治气.血.痰.食.饮五种病邪的郁积,医以五积散命名,为宋元以后历代医家常用的名方之一.笔者也喜用此方,薄有体会,通过进一步学习,更觉过去对 ...

  • 迂回曲折艰难困苦(叶橘泉)-----名老中医之路

     名老中医之路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南京药学院副院长 叶橘泉        [作者简介]叶桶泉(1896-),浙江吴兴人.幼年从师学医,早年在苏州从事中医中药教学工作,同时开业行医并致力予本草学的研究. ...

  • 人不能与草木同腐 ——读《叶橘泉经方临床之运用》有感(作者: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金治臣)

    人不能与草木同腐 --读<叶橘泉经方临床之运用>有感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金治臣 "中医的主要特色是辨证论治,以及辨症求'证',论治施'方',方证相对,疗效卓著&quo ...

  • 辨病位 辨病性 辨方证 胡希恕运用经方三辨浅析

    刚刚看到一篇文章,解析胡希恕的辩证方法,讲得真好,前面有篇博文我就是想说这个事,但我觉得这个讲得比我好,特转在此处,提醒自己每次分析病症时要按照这个辩证方法去做. 另外,三辩,我通常用二辩,也就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