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惧与坚持》打一个电话赚20块的工作你愿意干吗?
打一个电话赚20块的工作你愿意干吗?有个汽车销冠,每月打750个电话,成交12单让他赚到15000元。其中525接听,420个听他讲,336个有兴趣,100个会考虑,82个有意向,61个会洽谈,34个想买,最终成交12单……
被拒不可怕 就怕不敢开始 尽留遗憾
大学毕业的表弟应聘到了一个世界500强的公司做销售,他跟我分享刚开始去拜访客户时,刚开始每次敲门的手都是抖的,憋了大半天才鼓起勇气跟客户打招呼。经常得到的回答是:不需要!
刚开始还觉得是自己不够专业,所以被拒绝。被拒之后,在心里自我建设很久,然后请教、总结改正,怎么说得更清楚更容易理解。事实是:再次满怀期待的去拜访时,得到的还是被拒绝。
一段时间之后,他经常陷入自我怀疑,为什么我已经很努力很用心了,还是被客户以各种理由说辞无情拒绝。业绩不好没什么收入,还经常挨领导批评,当时就想着是不是自己不适合做销售。
听完表弟的吐槽,我强烈的安利了《无惧与坚持》这本书给他。
这是一本关于保险业的传奇人物梅第的人物传记。全书内容经采访梅第本人而来,是中文世界仅有的关于梅第的书。
书中大致介绍了梅第的成长经历、他为何会选择保险这个行业,以及他对保险的理解。他是如何成交第一张保单的、他是如何与客户交流的、他的成功秘诀以及他的生活,轻松有趣,图文结合,仿佛梅第就在你眼前说话。
本书适合每一位职场打拼和想要向上的人认真阅读学习。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经常面临销售与被销售。当我学会比之前更理解别人,包容自己时,我会忍不住每天给自己和生活点个赞。
表弟说他读了本书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再像之前一样害怕约见和拜访客户了,对客户的拒绝能够理解了。
他还自我总结说:“虽然每一次的被拒都会有一丝挫败,但销售人的不服输心态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碰壁中锻炼出来的。”
害怕被拒绝,其实存在于每个人的潜意识里,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认可,而坦然接受别人的拒绝,才是一个人内心强大的开始。
谁还没有被拒绝的经历呢?
马云最初创立阿里巴巴时,寻融资无门,遭遇不少碰壁,如今的阿里成为互联网巨头之一;海尔的张瑞敏当年拒绝马化腾不止一次,然而,现在的腾讯市值是海尔的十几倍。
拒绝真的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拒绝后的自暴自弃,这个人拒绝了你,不代表全天下的人都会拒绝你,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
心理学家李雪曾说:“拒绝这件事情,不等于拒绝你这个人,不等于你的要求不合理,不等于我不在乎你,我拒绝仅仅因为我的感受告诉我,现在我不想这么做。
拒绝的同时,我不会把自己关闭,我依然理解你的需要,理解自己的需要。所以,当别人拒绝我们时,拒绝的是我们的请求,而非我们自身,我们不用感到难为情,也无须有受伤感。
对销售人员而言更是如此,现在我想不出来还有哪个工作比从事销售遭遇过的拒绝更多,如果能正确看待,拒绝就是成长的催化剂,是锤炼心态最好的机会,销售高手都是从被拒绝开始的!
一口气吃不成大胖子,被拒坚持多久,胜利就有多近
职场也好,生活也好,学会拥有不惧的勇气和坚持的信念,真的会让你的人生像开挂一样得到更多胜利!
书中分享了一个销售故事:一位保险销售经理给职场新人工作计划是:“每当有十个人拒绝他的销售,就给他50美元薪水。这让他干劲十足,只要找到10个人听他分享保险,被拒绝也可以拿到薪水。
当他分享到第7朋友的时候,这个朋友问了他一些关于保险的知识,就决定从他这里买一份保险……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失败的原因不是没有好的目标,而是被“美丽、长远、巨大”的目标给压得中途放弃:一开始锻炼,就想跑马拉松;一开始拿起毛笔,就想写兰亭序;一开始跑客户,就想着签单… …
想是没错的,但关键在于长久目标带来的困难、压力、挑战等,会让多数人觉得太遥远了,辛辛苦苦坚持了一段时间,毫无成果,就回到原来的状态中,所以就总是容易倒在黎明前。
毕竟像周总理那样从小就树立远大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终生践行的人,万里无一。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太远大的目标喊出来容易,做起来太难。
学会“分解”目标,并且从一次次完成较小目标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给自己一种是在不断接近成功的暗示。
比如减肥10斤的目标,从控制晚上不再吃宵夜开始。
戒烟的目标从原来每天吸烟5支,再到一个月后减少到每天三支开始。
销售签单从获得客户面谈的机会开始……
一个个被分解出来的小目标,其实就是实现大目标的路径。坚持行走在前进的路上,上帝不会亏待你。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缺乏目标和机遇,缺的是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持。坚持的意义在于坚持本身
优秀是一种习惯,堕落也是一种习惯。沉迷于刷手机、玩游戏,短时间看确实没什么,但长远来看,和每天学习进步的人相比,差距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