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青銅器銘文書法【樂器·鐘·鎛】
相关推荐
-
殷商旧地(十五)
<散氏盘>"曰:'我既付散氏隰田.畛田,余有爽变,爰千罚千.'"逌(敖)国国君将隰田.畛田划给散(蔡)国.隰田.畛田,疑为<诗经·载芟>中的隰田和畛田,&q ...
-
【读书笔记】春秋左传•庄公二十七年
#提要 [主要事件] ◇齐桓公会诸侯盟于幽 ◇公子友如陈葬友 ◇杞伯姬归宁,叔姬出嫁 ◇士蒍谏后伐虢 ◇周惠王赐齐桓公命,且请伐卫 [涉及人物] ◇鲁庄公.杞伯姬.齐桓公.宋桓公.陈宣公.郑文公.庆. ...
-
左氏敘鄭莊公叔段本末
隱元年,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段出奔共故曰共叔]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欲立以為太子]亟請於武公,公弗許.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 ...
-
电视剧《清平乐》名字解诂及其他(三)
電視劇<清平樂>名字解詁 及其他(三) 程琳,字天球. <說文解字>:"琳,美玉也."又:"球,玉聲也." <書經 · 禹貢> ...
-
铭文书法:精妙入神的三代彝器文字(下)
彝器,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礼器的通称,也称"尊彝".铭文就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说明原由.纪念或祭祀的人物.事情等. 今天将国家图书馆所藏的部分陈介祺藏三代彝器铭文拓片,分两期介绍给 ...
-
周史五十七(周宣王十二年【公元前816年】)
周宣王十二年[公元前816年] 鲁武公来朝.[史记.周本纪] 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西朝周宣王.宣王爱戏,欲立戏为鲁太子.周之樊仲山父谏宣王曰:"废长立少,不顺:不顺,必犯王命: ...
-
三代青銅器銘文書法【食器·鼎】:厚趠方鼎
陳介祺藏三代彝器銘文拓片:厚趠方鼎 *陳介祺(1813-1884)字壽卿,號簠(fǔ,ㄈㄨˇ)齋,晚號海濱病史 .齊東陶父.山東濰坊濰城人.清代金石學家.收藏家.清吏部尚書陳官俊之子. *彝(yí,ㄧ ...
-
三代青銅器銘文書法【食器·鼎】:揚方鼎
陳介祺藏三代彝器銘文拓片:揚方鼎 *陳介祺(1813-1884)字壽卿,號簠(fǔ,ㄈㄨˇ)齋,晚號海濱病史 .齊東陶父.山東濰坊濰城人.清代金石學家.收藏家.清吏部尚書陳官俊之子. *彝(yí,ㄧˊ ...
-
三代青銅器銘文書法【水器·盤·壺·洗·匜】
*「青銅盤」古代君王貴族在各種重要的場合,如祭祀.宴會的行禮或用餐前後,必須先完成「沃盥之禮」(洗手禮儀),通常以青銅匜和盤一起搭配使用:先用匜裝水,傾倒到手上洗淨一番,底下則以盤承接洗過的水. *匜 ...
-
【名家】: 中国实力派書法家,著名双勾書法藝術大師岑文鑫作品在京受特别青睞
岑文鑫 :字意逸,号漠江墨斋,法号常顺,广东阳江人,曾进修广州美术学院,中国双勾书法大师.现为红旗飘飘(北京)丰碑颂书画院深圳分院常务理事长,国际名人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学会会员,中国榜书研究会广 ...
-
石門銘書法線條的篆籀氣息
<石門銘>作為北魏成熟的摩崖刻石楷書,由於時代風尚和承傳漢隸<石門頌>筆意,以及作者個人書寫風格的追求,其篆籀氣息濃厚,分隸餘韻猶存,加上開張的體勢與率意的書寫狀態,行草意味瀰 ...
-
《陳大絡 國立華僑大學頌》是三行先生金石文書法作品006-1(附譯文)
是三行先生金石文書法作品(金石文006-1):附譯文對照(是三行先生行書譯文) <陳大絡 / 國立華僑大學頌> 雲霞璀璨,弦歌飛揚, 面向海外,歡聚一堂, 敦爾品裁成棟樑, 勵爾學蔚為國光 ...
-
雙鼎合璧——上博青銅器特展(上)
聽聞闊別滬上十七年的大盂鼎回娘家探親(上次回滬為2004年),趕緊去上博瞧瞧. ▲雙鼎合璧 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被譽為宇內三寶.今三寶分居北京.上海與台北,在此之前分別在三城見過三寶真容.特別是大克 ...
-
雙鼎合璧——上博青銅器特展(中)
與大盂鼎.大克鼎相比,后廳裡的十九個小鼎簡直就是浴缸與電飯煲的區別.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小鼎的銘文和紋樣,一樣不缺,而且形式更加豐富. 圓形.長方形.三角腿.四條腿.有蓋的.無蓋的......看到後來 ...
-
雙鼎合璧——上博青銅器特展(下)
上博一樓的青銅館,數不清來過多少次.儘管如此,每次參觀都會有新的感受與發現.除卻耳熟能詳的大克鼎與大盂鼎,剩下的大量青銅器中不乏一些精美異常的國之重器. ▲"透光"鏡 西漢(公元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