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敏明 | 豆腐老头

(0)

相关推荐

  • 【短篇小说有奖大赛】吴瑕丨鸡冠花开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吴瑕:河南商城人.喜读书,爱写作.记录生活点滴感悟,展现小城风俗民情.愿意脚踩在坚实深厚的土地上,写真事,抒真情. 鸡冠花开 吴瑕 [编稿手记]  短篇小说有奖大赛征稿启事发出后 ...

  • 推碾子、转石磨的稀罕和渣子饼子的风味——印象·过大年:二十五 磨豆腐

    推碾子.转石磨的稀罕 和渣子饼子的风味 --印象·过大年:二十五 磨豆腐 屋里院外都打扫干净了,下面的日子里,就该准备过年的吃喝用度了.年节前哪天该做什么,怎么做,大人们都有条理地安排好了日程. 从二 ...

  • 过大年往事(二)

    乡村豆腐坊 农村人过大年,能讲究也讲究,从不将就.有钱没钱,杀猪过年.有菜没菜,豆腐必备.生上豆芽,压上粉,沒有的,慢慢再安顿. 其实,村里人一到冬天,就没什么新鲜蔬菜了.山药窖里只有吃不完的山药蛋和 ...

  • 笔者深夜进入多家作坊,抓拍客家特产豆干制作,探寻其畅销的秘密

    松源豆干.麦芽糖和坨子豆腐是梅州小有名气的客家特产.春节期间价格涨了3成左右,包装简单的松源豆干竟成了客家人春节馈赠亲朋好友的送礼佳品,产量普遍比平时增加了一倍左右仍均供不应求,在饮食行业不大景气的背 ...

  • 母亲做的那一锅豆腐真神秘啊

    小时候,不怎么喜欢吃豆腐,觉得豆腐即涩又苦,除非蘸酱油或者切片腌咸,最好晒成咸豆腐干. 可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包热乎乎的刚出锅的豆腐,正散发着浓浓的家乡的味道,洋溢着热闹的年味.顿时,满脑子都是那锅冒着 ...

  • 应敏明 | 父亲的嗜好

    我的父亲与他的孙子 这里不仅有乡土味 微信公众号:乡土宁海 作者:应敏明 父亲一米七二,不算高,但他腰板挺直,一辈子没塌过,在我记忆里,他一直都是个高个子. 父亲这辈子嗜好烟酒茶,在当时,这嗜好算是高 ...

  • 应敏明 | 缑城曾有个“拐老本”

    城关的拐老本 这里不仅有乡土味 微信公众号:乡土宁海 作者:应敏明 插图:柴伟国 原标题:拐老本 出处:甬派APP 缑城是个小镇,建在一道陡坡上.传说很早时,天下了一场大雪,有只猴子沿着这陡坡跑了一圈 ...

  • 应敏明|杏树脚下的阿官

    文/应敏明 缑城人物 缑城西门有株千年杏树,三人合抱大,枝干有人腰粗,树皮已像鱼鳞般的坚硬,这株树是缑城树中的老祖宗了.相传在明万历年间,有一位外地刘姓的卜易家来到此地,观天象察地理,手指老杏树说,此 ...

  • 应敏明|“神针”葛道官

    图片选自网络 这里不仅有乡土味 微信公众号:乡土宁海 来源:<岔路记忆>初稿 作者:应敏明 (宁海收藏大家) 岔路镇祥里村,西北面依靠天台山山脉,天台山一支清流从村中蜿蜒曲折流过.东南面开 ...

  • 应敏明 | 横金,淹没在山里的小村庄

    横金村 处帽(妙)峰山北 仅十几户人家 隶属桃源街道 据<宁海地名志>载 金姓于清雍正(1723-1735)初 自天台大石乡后田金村迁此 以村边有五条横路 金氏居住,故称横金 横金,淹没在 ...

  • 应敏明 | 组织

    上一辈,包括我们这辈人,都有着深深的"组织"情结. 文丨应敏明   正文 一天,我们当年公司办公室的朱主任急冲冲地来找我,气喘嘘嘘地对我说:"应经理,X书记这几天每天眼睛 ...

  • 应敏明 || 小张和老张

    小张 小张今年三十岁,小个,圆脸,眼窝深,有些像越南人. 小张玩瓷器,玩老窑瓷器.小张在宁波古玩城有爿店,店不大,放着一张八仙桌,几把凳子.柜台.橱窗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瓷器.瓷片.平素里,小张总一副无 ...

  • 父亲节特刊丨应敏明:父亲的乡愁

    献给天下所有的父亲 父亲的乡愁 应敏明 晚年的父亲很少有笑容,更不要提有笑声了.父亲年轻时身体很棒,且上代人均高寿,本就有长寿基因.但晚年的父亲显老,六十多岁就步履蹒跚.他每晚几乎都很晚睡觉.到现在, ...

  • 贺岁佳作丨应敏明:灯火可亲

    灯 火 可 亲 应明敏 小时候我们家每年过了农历十二月二十,母亲就会请小镇上有名的书法家给家里写上幅大红春联,内容无非是辞旧迎新.祈祷祥和,父亲就会忙碌地找来梯子,给自家门口挂上红灯笼.也就是从那个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