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综述 | “‘成圣’与‘成功’——论现代青年的身份想象”纪实
相关推荐
-
道统思想与传统价值
儒家道统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发展演变与传承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确立了以儒学为主导,融合各家的中国文化发展的大传统:道统思想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中华文化的发展 ...
-
孔子与儒学
孔子是一个"儒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一度作为中国几千年来的正统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把儒家的一些主张奉为"处世之道&quo ...
-
扬权同志:儒家的三个阶段
说到儒家,现代中国人对儒家的观感,好像其是一体的,统一而系统.此对,我不认同.虽然本人这方面没深入研究,也非相关专业,但这里想谈下我的个人看法. 从事实上说,一个传了两千多年的东西,在客观上是很难不变 ...
-
关公文化的儒学价值观
在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有两位圣人,堪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经纬,即:文圣人孔子和武圣人关公.孔子以思想言论传世,关公以道德实践立身.两位圣人,一文一武,一柔一刚,交相辉映,光明朗照,共同为中华儿女提供思想上 ...
-
为何只有杨戬、哪吒等七人肉身成圣?土行孙、黄天化为何不能?
为何只有杨戬、哪吒等七人肉身成圣?土行孙、黄天化为何不能?
-
女娲靠功德能成圣吗?
许多洪荒类小说里都描述女娲娘娘是靠着补天和造人的功德成圣! 但在封神演义里,女娲娘娘并没有造人,只是有补天的功德,而且封神演义里没有直接描述她是圣人,只说她是圣驾降临. ...
-
全真高道刘一明,修道二十四要,成圣成仙的必经之路!
第一要,看破世事 世事若还看不破,身沉苦海怎能出? 第二要,斩断牵缠 牵缠设若不能断,六道轮回在眼前. 第三要,穷究理义 不知辨别身心理,邪正难分误路程. 第四要,寻师访友 虚心即便能实腹,自满到老无 ...
-
译研动态 | 联合国中文日暨“阅读中国”沙龙活动在日内瓦万国宫成功举行
2018年4月1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家组织代表团以及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主办,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暨中国文化译研网协办的"从汉字到文学 ...
-
“龙场悟道”与王阳明的成圣之路
有人提过这样的问题:王阳明与朱熹谁更厉害?这个当然不好回答.我认为,朱熹是宋代以来正统的官方思想家,他的影响力主要限于学术界.但是王阳明不一样,他不仅在学界,而且在政界.商界都有超量的粉丝群,可谓&q ...
-
同样都是无缘仙道,姜子牙只能享受人间富贵,而他却肉身成圣
同样都是无缘仙道,姜子牙只能享受人间富贵,而他却肉身成圣
-
《半泽直树》:平成时代最成功的日本金融职场剧
作为七月日本最值得期待的日剧之一,平成年代收视之王,<半泽直树>时隔多年终于要在7月19日迎来第二季."以牙还牙,加倍奉还",这部剧改编自池井户润的小说<我们是泡 ...
-
封神演义:商汤有位五行之祖,如果等他成圣,三清也难保大周开国
五行相胜学说是华夏文明中的宝贵遗产. 万物之始来自于元素作用,也可以称为量子纠缠.古人无法用科学解释万物起源,但在数千年之前,就开始了哲学上的展望. <道德经>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
封神演义:同是降将,为何冷血家族都能成圣,世代忠良却遭灭门?
咱们都知道,封神演义中有一个潜在的内核主题--宿命观. 书中出场的人物的命运都是注定的,生.死.封神.成仙,都是不可逆的天意. 尽管很多神号自古有之,但封神的人选却大部分是作者自己定下的. 也就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