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艺见 | 彭先诚
相关推荐
-
成为中国画大师的四个必要条件!
吴昌硕 花鸟 在当代画坛上,"大师"一词可谓十分时髦,甚至报纸.刊物等媒体上一些很没有营养的文章都充斥着这个词.事实上,大师这顶"帽子"不是随便戴的,不是口口声 ...
-
大巧若拙 ——邓建良写意山水画的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邓建良,1972年12月生, 深圳户籍,祖籍湖北赤壁市人, 客居北京宋庄,本科学历, 深圳美术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高级室内设计师,职业书画家 , 作品欣赏: 1993年毕 ...
-
中国画的当代性试验(三)
20几年前的1994年下半年在湖南师大南院易利森.著名油画家画室专业学习时留影. 采荷绘画作品的实验. 中国画的当代性试验(三) 对于中国书画的认识,是随着自己人生阅历的增长及对笔墨练习时间的坚持得以 ...
-
名家·艺见 | 李劲堃:艺术只可以改变,不可以重复
他把心思更多地倾注于思考与研究,他试图将前人的理论和框架不断推翻,将自己置于困境之中,又在困境中积极寻找出路. 他师从岭南画学诸名师,从传统国画到西方油画,然后又再次回归到国画,独特的经历造就了他不寻 ...
-
名家·艺见 | 陈永锵:画画是我的生命形态,别痴想与八大比肩
陈永锵被认为是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他受宠若惊,因为岭南画派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与荣耀. 说话,是因为有话要说,画画,也并不只是为了要冲刺功利.扬名千秋.画画如能使自己得个舒心适意,甚至获得 ...
-
名家·艺见 | 方楚雄:我不担心市场,创作从不考虑市场
在掌声中长大的方楚雄有着非一般的艺术经历,正因为如此,锤炼出其非一般的艺术特色.他八岁赴省城集会,当众以大写意作画,"笔落惊四座"与"小齐白石"之誉不胫而走.由 ...
-
名家·艺见 | 方向:别为所谓的标准,忽略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
方向20世纪80年代末毕业于广州美院,旋即以一连串面目新颖的作品引起画坛瞩目,人或视之为岭南画派的后起之秀.但,他之新颖和独特到底在哪里呢,似乎又没有谁提起过.在我看来,方向的灵性,首先体现在对点线关 ...
-
名家·艺见 | 杜应强:在艺术上不断否定自己,才能有自己风格
绘画风格的形成是在不断地实践中自觉锻造出来的.我对祖国的传统艺术尤为崇敬.西画没有这种线条水墨的表现效果.我画榕树肌理效果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通过笔与笔之间产生的水纹间隙而表现树冠的肌理,再不断 ...
-
名家·艺见 | 尚涛:自己“笨”,只能按笨的本性发展艺术个性
李苦禅曾直言尚涛"笨拙",但又说:"笨拙也实在难求.黄庭坚梦想了一辈子仍未能得到."尚涛也自言自己"笨",故只能按"笨" ...
-
名家·艺见 | 林丰俗:为钱而画,会影响和左右自己的艺术追求
公社假日 78×68cm 纸本设色 1972年(原稿作品藏于广东美术馆)林丰俗 林丰俗一生好静,没有手机,不爱运动,读书画画.三两学生朋友谈天说地是其最爱.晚年极少参加公开的活动,能推则推.有一次参加 ...
-
名家·艺见 | 钟增亚:有志气的画家,要吃透传统,创造个人风格
他的艺术创作融人物.山水.花鸟画于一体,集书.画.诗.文于一身,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影响全国书画界,赢得了书画界的尊重.中国美术家协会上高度评价他在美术创作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中国美术事业作出了杰出 ...
-
名家·艺见 | 林墉:只有一个人经历了更多痛苦,才能画出好画来
病之后,林墉告别了许多事情.现在,他很少参与画坛诸事,尽管画坛似乎更显得热闹了:他很少办展览.出画集,尽管艺术传播似乎显得更纷扰了.他自己说,他想做的只是呆在家里,无所事事或者画画. 窗外梅开 70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