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艺见 | 林墉:只有一个人经历了更多痛苦,才能画出好画来
相关推荐
-
中国近代国画家-百人及作品介绍4(总第2617期)
刘旦宅 (1931-2011) 别名海云生,生于浙江省温州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专业画家.长期从事人物画.连环画及插图创作.历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教授.代表作品有<红楼梦 ...
-
「朱全增」|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个人简介] 朱全增,山东莒县人,1956年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第八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原山东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现为国家民族画院副院长.山东省国画院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委会主 ...
-
中国近代国画家-百人及作品介绍6(总第2619期)
朱理存 女 1940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四川美术家协会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当代工笔画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
-
博德文化艺术邀您共赏油画大家杨飞云油画作品
关注我们 杨飞云,1954年生于内蒙古.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2005年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
-
名家·艺见 | 林丰俗:为钱而画,会影响和左右自己的艺术追求
公社假日 78×68cm 纸本设色 1972年(原稿作品藏于广东美术馆)林丰俗 林丰俗一生好静,没有手机,不爱运动,读书画画.三两学生朋友谈天说地是其最爱.晚年极少参加公开的活动,能推则推.有一次参加 ...
-
名家·艺见 | 李劲堃:艺术只可以改变,不可以重复
他把心思更多地倾注于思考与研究,他试图将前人的理论和框架不断推翻,将自己置于困境之中,又在困境中积极寻找出路. 他师从岭南画学诸名师,从传统国画到西方油画,然后又再次回归到国画,独特的经历造就了他不寻 ...
-
名家·艺见 | 陈永锵:画画是我的生命形态,别痴想与八大比肩
陈永锵被认为是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他受宠若惊,因为岭南画派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与荣耀. 说话,是因为有话要说,画画,也并不只是为了要冲刺功利.扬名千秋.画画如能使自己得个舒心适意,甚至获得 ...
-
名家·艺见 | 彭先诚
中国画的要害不在于题材,而是擅用笔墨.笔墨入胜境,必定超越自然. 真懂画的人都在品味笔墨,齐白石知天命那年,就看清他晚年要追求的境界.他的精彩语录大有深意.其一:"四百年来画山水者,余独喜玄 ...
-
名家·艺见 | 方楚雄:我不担心市场,创作从不考虑市场
在掌声中长大的方楚雄有着非一般的艺术经历,正因为如此,锤炼出其非一般的艺术特色.他八岁赴省城集会,当众以大写意作画,"笔落惊四座"与"小齐白石"之誉不胫而走.由 ...
-
名家·艺见 | 方向:别为所谓的标准,忽略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
方向20世纪80年代末毕业于广州美院,旋即以一连串面目新颖的作品引起画坛瞩目,人或视之为岭南画派的后起之秀.但,他之新颖和独特到底在哪里呢,似乎又没有谁提起过.在我看来,方向的灵性,首先体现在对点线关 ...
-
名家·艺见 | 杜应强:在艺术上不断否定自己,才能有自己风格
绘画风格的形成是在不断地实践中自觉锻造出来的.我对祖国的传统艺术尤为崇敬.西画没有这种线条水墨的表现效果.我画榕树肌理效果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通过笔与笔之间产生的水纹间隙而表现树冠的肌理,再不断 ...
-
名家·艺见 | 尚涛:自己“笨”,只能按笨的本性发展艺术个性
李苦禅曾直言尚涛"笨拙",但又说:"笨拙也实在难求.黄庭坚梦想了一辈子仍未能得到."尚涛也自言自己"笨",故只能按"笨" ...
-
名家·艺见 | 钟增亚:有志气的画家,要吃透传统,创造个人风格
他的艺术创作融人物.山水.花鸟画于一体,集书.画.诗.文于一身,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影响全国书画界,赢得了书画界的尊重.中国美术家协会上高度评价他在美术创作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中国美术事业作出了杰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