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凡:我眼里的好文章——读任林举的《枸杞》
相关推荐
-
散文||故乡的魂(二则)
故乡的魂 张洁||河南 乳 名 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在何方,那声呼唤像是烙在了我的心上,那是我诞生在故乡的泥土里,混合着毛豆角和老玉米清香的乳名! 记忆中,炊烟袅袅升起的黄昏,母亲们总是隔着轻掩的柴 ...
-
【万物有情】草木有本心,植物是我们的老师、医生和朋友
第三部分:草木有本心.有9篇文章:<多识草木鸟兽之名><品茶><采青><车前草><桐子树><核桃树><白菜的心>&l ...
-
【远方】 海南 《麦子黄时》 作者:刘国宗 主播:珠穆朗玛
作者:刘国宗 主播:珠穆朗玛 编辑:小鹿 麦子黄时 当我从这个春天 匆匆走过时,突然悟出 该放弃点什么吧 当然,随流水而去的落花 那是很容易放弃的 放弃春风十里的麦子 就不那么容易 现在,我正经过 故 ...
-
【远方•夜读】山西《故乡里味道》作者•沙漠飞鹰 主播•新音
故乡里味道 文/沙漠飞鹰 故乡的山, 故乡的水, 故乡的味道埋在心底 一瞳瞳熟悉的镜头 留在记忆深处 不管走到天涯 还是海角 就会想起房上升起的炊烟 回味飘扬的馒头香 更会想起亲人的笑容 心里装着黄土 ...
-
觉醒者(七十七)
①写不来小说,就写个小小说.看看不像小小说,就起个"微小说". 看一个人能不能做成大事,成大器,就看他如何做小事情.能看到小事情,做好小事情,就可以大成,成大器. 可惜大部分人眼里 ...
-
【远方•夜读】山西《故乡的鸟林》作者•李元平 主播•孙春苓
故乡的鸟林 文/李元平 千山小草碧,万树杏花飞.又见一年春草绿,又闻满山莺啼时,我不由想起幼时故乡的鸟林. 我的故乡位于黄土高原的一个小山村,荒山秃岭,植被稀少,自然条件极差.上世纪七十年代正是&qu ...
-
【精华荟萃】宋连骥:岁月如歌,回味悠长(61)
点上方 蓝色字体 一键关注 诗歌| 小说 | 散文 | 歌曲 | 戏剧 | 故事 | 音乐 作者简介:宋连骥,2017年度俊杰十佳爱心诗人,网名乡音不改.天津市蓟州区东施古镇人.原籍内蒙古呼伦贝 ...
-
老喻:思念的味道(外一首诗)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文/老喻 ...
-
书法界的第一狂人,王羲之在他眼里也是小弟,专家:他有狂的资本
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而言,往往是个性极为突出的,倘若没有个性,那么这个人的艺术成就也不会高到哪里去.个性是一个人成为艺术家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这种个性的体现往往是不入流俗,做出与迥异于世俗的事情以及 ...
-
王莉老师:写不出文章的三宗罪
在书香里得到快乐,在诗词里得到文化的滋养. 微刊第308期 写不好文章的三宗罪 一.两耳不闻窗外事 冬天,拉着雪橇,带着狗,走在洁白的雪上,脚底吱吱咯咯的响声,听上去是那么欢快.雾凇在太阳下,晶莹闪亮 ...
-
王清宪省长的这篇文章,催人泪下!
王清宪,男,汉族,1963年7月生,河北永年人,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高级记者. 现任安徽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 王清 ...
-
【山东】王少凡《忆昔》指导老师:邱树秀
忆昔 德州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王少凡 天地苍茫,草儿与羊群点缀着大地,那是行云流水般的放荡,放飞心灵的翅膀,自由翱翔. 草原的广袤与海的辽阔让人阔气抒怀,那满眼的碧绿和蔚蓝总能让人觉得惬意清爽.或许骨 ...
-
王延凡:依时辨治久咳的体会
咳嗽证治,前人论之详矣,然于久咳,临床获效非易.近年来,笔者依据中医时间医学理论对久咳进行辨治,疗效甚佳.兹介绍于下. 一.辰时咳甚 漆XX,男,45岁,1989年3月18日诊. 咳嗽近二月,始因感冒 ...
-
都市烟火 || 王一凡:老张家的新年愿望
老张家的新年愿望 王一凡 老张是我的先生,老张的家里,有他的父母我的公婆,他和我,他的妹妹我的小姑子,以及我们三十二岁至今未嫁的女儿. 大约有将近十年的时间,每到新年,老张家的新年愿望就只有一个,大家 ...
-
《九九归一》总第014期:年关(刘新财·元宝·黄俊·王成平·凡富堂·周杰·秦明树·杜发海·河那边)
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文学时代微刊 文学时代微刊·第4106期 <九九归一>总第014期 年关 文/刘新财(福建) 每至此时 地主当头 百姓犯愁 年关利收 要结清的结清 该还帐的还 ...
-
膏方大师王绪前教授眼里的膏滋世界
江城子整理 文图提供:王绪前教授 武汉市江岸区黄石路33号国药中医馆王绪前膏滋工作室,王绪前教授坐诊时间:每周二下午 膏滋的优势在于一人一方,克服了中成药.保健品千人一方的缺点,实现了个性化制药,还避 ...
-
春节印记|王艺凡:三代人的年味
寒假的开始意味着辞旧迎新的到来,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响应国家号召,少聚会.少串门,所以我决定趁着这个机会做个家庭采访,采访一下奶奶和妈妈,看看她们小时候的春节跟我们现在有怎样的不同. 我的第一位受访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