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九字《奉对帖》,为何无人问津?
相关推荐
-
今日一字 | 夕
字源解说 夕,甲骨文 .金文 将"月"的字形 减去一短竖指事符号 ,表示月上黄昏,月光不明.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 造字本义:名词,月亮初显的黄昏.隶书 略有所变形.古人称日初出为 ...
-
王羲之书论忌书作状如算子。这个算子指笔画还是指文字?
这个状如算子主要指书法作品中字形和章法的空间布白. 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说:"夫欲作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
-
黄庭坚酒后写的大字,力顶千钧
网友:王羲之来了,也比不了他! 公元1094年,这一年是北宋的绍圣四年,大才子黄庭坚55岁,他被流放到了戎州,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省宜宾地区.对于一个有着超凡才华和满腹诗情的人来讲,与山水林泉为伴,那是人 ...
-
米芾尺牍与“二王”尺牍|汉隶|米芾|王羲之|草书|孙过庭
晋唐"二王"与孙过庭的书写用笔,对于米芾用笔有着不可忽视的启迪意义."晋人格"一说出自米芾的书论,其<论草书>中云:"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辄 ...
-
王羲之集字《圣教序》笔法解析(第五讲) 书圣(九)
第五讲:盖.闻.二.仪.有.像. 盖:"盖"字,属于一个极为险绝的字,中间的"王",不循规蹈矩,第一横平,第二横斜,第三横更斜,写到这里,完全一副要摔倒在左边的 ...
-
王羲之集字《圣教序》笔法解析(第十九讲)图文精讲
第十九讲:故.知.像.显.可.征. 故:"故"字呈放射状,左小右大,注意"古"字"竖划"的写法,起笔处,先顿后提,再发力行笔,收笔处又是压笔 ...
-
王羲之集字《圣教序》笔法解析(第二十九讲)图文精讲
第二十九讲:大.之.则.弥.于.宇.宙. 大:"大"字,"丿"划的弧线需要强调,另外,需注意横与点中间的空白. 之:"之",将他看成&quo ...
-
王羲之草书《独坐帖》,4行,35字,帖文...
王羲之草书<独坐帖>,4行,35字,帖文大意为:得知彼处居然如此,忧念.您为一方之长,特为此忧闷不乐.相距太远,无法遣人前往.我不再有久居之意,遂愿去官,我会南来看望你们. 据帖文文意,王 ...
-
王羲之书法集字《普觉国师碑铭帖》,行草书法碑帖拓片128张
王羲之书法集字<普觉国师碑铭帖>,行草书法碑帖拓片128张. 普觉国师(1206-1289),俗姓金,名见明,字晦然,号睦庵,文学家.史学家.高丽庆州章山郡(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山)人.九岁出 ...
-
晋唐微志书法分享-赵华虎临帖王羲之集字圣教序(六十九)
晋唐微志书法分享-赵华虎临帖王羲之集字圣教序(六十九)
-
王羲之书法集字《普觉国师碑铭帖》书圣行书高清欣赏,传世碑帖
王羲之,中国顶级书法大家,很多的碑帖是集字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普觉国师碑铭帖>正是其中比较经典的集字类书法作品,普觉国师,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山人,9岁出家当僧人,博通古 ...
-
王羲之传世的“草书神帖”,共有943个字,被誉为“书中之龙”
草书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较为独特的地位,草书曾经也是官方通行的书体,就像篆书是秦朝的通行字体,隶书是汉朝的通行字体一样. 到了魏晋时期,草书乃是文人士大夫之间日常交流的主要书体,所以我们今天见到了晋人尺 ...
-
王羲之集字对联,书文皆美!
................................................................. 注:图片可点击,拨动手指,放大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