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汤的两种加味法,一个加黄连,一个加附子!

(0)

相关推荐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六九)临证谈半夏泻心汤

    我们再来讨论寒热互结,热从何来? 我们在解读半夏泻心汤的时候,经常会用寒热互结来解读,那么,我们需要思考,这个寒热互结的热从何而来. 误下,柴胡证已罢,自当不需要使用小柴胡汤.小柴胡汤重用柴胡,轻用黄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三一)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在三0节里讲了连理汤,也就是理中汤加黄连和茯苓,其实,后世医家对连理汤的使用是比较灵活的.我们下面再来看李中梓在<医学全书>的一桩医案. 相国钱机山,两膺隐隐痛,膈间不快,食后苦刺酸. ...

  • 经方体质研究:败案·求解

    赖某:男,83年身高1.7米体重125斤左右长方脸,大眼睛.来调治的主要症状是吃到偏凉的,或者是生冷的,闻到刺鼻的味道,灰尘等就流清鼻水,不停的打喷涕,发作时只有用地塞米松2个扑尔敏1个千柏鼻炎片4个 ...

  • “黑话”白云阁版伤寒经方(十八)下利简言(拉肚子)

    2021-09-05 这一篇算是穿插进来的,借着伤寒论159条,简单论述一下下利,不注重在全面论述中,大约分两个主题,一个是你不懂中医,习惯备用几个方法救急或者日常处理的:另外一个就是按照六经辨证,选 ...

  • 经方名家荟萃之理中汤方

    方    剂     理中汤方 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朮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 ...

  • 理中汤的两种加味法

    理中丸及汤的加减法中,本有腹满(阳虚寒凝),去术加附子一枚,寒者加干姜,足证其当属"四逆辈".正是由于如此,后世才移用此方作为太阴病主方.滨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赵秀玲 理中汤的加味方 ...

  • 关于理中汤的两种加味

    作者/何绍奇 仲景原文并没有把理中汤.丸作为太阴病主方.理中丸见于<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太阴病以吐.利.腹痛.腹满为特征,属太阴脾虚寒证,仲景提示治法是"当温之" ...

  • 生脉饮的五种临床实用加味法

    明医公开课 >>>第1973课<<< 加味生脉饮的临床应用 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3味药组成,出于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治疗夏月伤暑,汗出过多,津 ...

  • 金铃子散治疗疼痛的11种加味法组成:金铃...

    金铃子散治疗疼痛的11种加味法 组成:金铃子,玄胡.金铃子即川楝子. 原方主治:肝郁化火诸痛证 各种疼痛,不论寒热.虚实,皆可辨证化裁应用. 11种加味法: 1.头痛:加川芎.天麻. 2.项痛:加葛根 ...

  • 【生脉饮:五种临床加味法】

    加味生脉饮的临床应用 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3味药组成,出于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治疗夏月伤暑,汗出过多,津伤气耗之外感证候.笔者用加味生脉饮治疗杂病,效果颇佳.现举5例,并述管见, ...

  • 心脏病用生脉饮,有5种加味法

    中医书友会第1972 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生脉饮,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在人参.麦冬.五味子这三味药的基础上,你还知道有其他哪些用药发挥呢?本文介绍了加味生脉饮治疗心系病证的相关应用 ...

  • 【毛德西:半夏泻心汤18种加味法】

    应用半夏泻心汤18法应用指征:胸脘痞满,纳呆气逆,苔腻舌红,脉象弦滑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组成)是<伤寒论>中最为常用的经方之一.河南省中医院毛德西教授对 ...

  • 生脉饮有5种加味法

    生脉饮有5种加味法 加味生脉饮的临床应用 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3味药组成,出于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治疗夏月伤暑,汗出过多,津伤气耗之外感证候.笔者用加味生脉饮治疗杂病,效果颇佳. ...

  • 【心脏病:用生脉饮-5种加味法】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3味药组成 治疗夏月伤暑,汗出过多,津伤气耗之外感证候. 笔者用加味生脉饮治疗杂病,效果颇佳.现举5例,并述管见,求正同道. 一.附子生脉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