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和微囊泡论坛精彩预览|2021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
相关推荐
-
白春梅教授当选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年5月15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委员会召开换届工作会议,会议选举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白春梅教授担任第二届CSCO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白春梅教授代表新 ...
-
温州医科大学:一种用于从尿液中分离和检测肺癌特异性外泌体的微流控装置
衍生自各种生物流体的外泌体可以作为癌症早期检测的潜在生物标记物,然而由于缺乏可靠的分离和检测方法,外泌体临床转化仍然具有挑战性.近日,来自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刘飞.Qingfu Z ...
-
Nanoscale:一种能高纯度捕获和释放外泌体的微流体装置
图:利用CD63抗体免疫捕获外泌体的装置原理 外泌体是一种来源于胞吐作用的细胞外囊泡(EV),由大多数细胞分泌,包括造血细胞.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神经元.血小板.T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和癌细胞 ...
-
华中科技大学刘笔锋教授:经双配体化学编辑的外泌体在微流控纯化后可有效靶向递送药物至肿瘤细胞
作为脂质膜结合的纳米囊泡(直径为50-150 nm),外泌体具有非侵入性分子诊断的巨大潜力,并且代表了一种新颖的治疗递送系统,但受限于较差的靶向能力和缺乏有效的分离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刘笔锋教授团队设计 ...
-
Advanced Science:低pH环境下产生的肿瘤外泌体可用于智能药物递送,治疗其同源肿瘤
作为膜结合的细胞外囊泡,外泌体具有针对特定细胞类型的靶向能力,并且细胞环境强烈影响其含量和摄取效率.受到这些自然特性的启发,来自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马光辉研究员.魏炜研究员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 ...
-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外泌体的化学/基因/光热联合疗法,实现高效肿瘤治疗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和吸收的内源性纳米颗粒,已被用作癌症治疗的诊断和治疗平台.将基于外泌体的递送与多种治疗方式相结合,可以带来更好的临床结果并减少副作用.近日,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刘笔锋课题组研究人员将外泌体 ...
-
浙江大学医学院:NK细胞外泌体及仿生纳米颗粒联合的鸡尾酒疗法用于肿瘤治疗
外泌体学习班终于来啦,详情猛戳上图 肿瘤治疗需要将药物精确地递送至肿瘤,其中纳米药物备受关注,但其毒性和高免疫原性阻碍了其临床应用.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徐以兵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颖 ...
-
【Nature子刊】华中科技大学开发外泌体-仿生纳米颗粒,可有效递送药物杀伤肿瘤
近日,Nature 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祥良教授.甘璐教授课题组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研究人员合作的题为:Tum ...
-
南方医科大学:CAFs外泌体通过增强结直肠癌的干性和EMT促进肿瘤转移和化疗耐药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在肿瘤微环境中对肿瘤进展中起关键作用,然而,结直肠癌转移和化疗耐药与CAF之间的关系仍待明确.近日,来自南方医科大学梁莉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在Molecular Cancer( ...
-
暨南大学医学院:唾液外泌体中的嵌合RNA可作为食管癌诊疗的生物标志物
转录诱导的嵌合RNA是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但唾液中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嵌合RNA作为生物标志物的价值尚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来自暨南大学医学院张灏课题组的研究人员探讨了唾液外泌体GOLM1-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