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做那个敢于面对一切的勇者吧!

人天生只有两条路:

不是在忧急骚动中讨生活,

便是在烦闷无聊中挨日子!

——伏尔泰《老实人》

文丨旧故麻袋

某天夜里,失眠,在脑子里粗略做了一次复盘,发现自己这大半年下来真的是啥也没干,就剩下“活着”了。
或许是因为疫情影响,今年生活和工作方面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各种问题,内心时而焦虑,时而丧,一方面感慨成年人的生活不易,一方面又被自己的懒癌拖累。
其实要说懒,也并不全是,自认是个各方面还算得上比较勤快的人,只是总会在某些时刻选择“逃避”,因为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至少能暂时放下心中那跨不过的“山石”,心安理得的为自己的生活找到“自洽”的理由。
于是每次遇上问题,首先想到的不会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而是先退三步,看看这件事还有何“余地”可踏,如若是局“死棋”,那就不看也罢,免得糟心,事后再说,反正日子也能过。
可问题在没解决之前,你即使无视它的存在,它仍然存活在你的意识里,会时不时制造契机,让你不得不正视它的存在,所以逃避虽然有用但糟心。
没有直面一切的勇敢,就只能在败下阵来的那一刻收拾残局,就像现在摆在面前的工作问题,虽然已经在脑海中反复整理了多遍话术,但还是没有骨气勇气去找负责人谈,因为总是在想或许还会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只是自己没有发现,再等等,可能过几天就能灵光一闪,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
日复一日,每天跨进公司就告诉自己“该正视问题”了,可每次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不是不想谈,而是懒得谈,不想主动去找,而想被动被约,这种心理,大家习惯称之为“惰性”,除非这件事迫在眉睫、非做不可,否则就能找一万个理由宽慰自己还有时间。
“惰性”源于自己的不喜欢,因为“嘴皮子上的功夫”并不是自己擅长的事,曾经有人告诉我“要选择做自己擅长的事,不擅长的事可以先放一边”,就像考试,老师总教导我们说“难题最后做,先把简单的题给做对了”,时至今日,依然对此深信不疑。
摆在面前的问题和即将到来的期限,就像是一把上了膛的手枪,始终在前端威胁你,不面对吧,没保障;面对吧,没心情。摇摆不定的两边,不知道还得纠结多久,总之,我讨厌这样的自己。
想让自己拥有勇于面对一切的决心,但内心总是在暗示你:再等等吧!现实大概率已经把最坏的结果摆上台面,没有锦囊妙计,没有万全之策,更不会有突如其来的转机,你需要做的就是面对这一切,无论好坏!
生活不易,道理都懂。就像伏尔泰在《老实人》中写的那样:人天生只有两条路,不是在忧急骚动中讨生活,便是在烦闷无聊中挨日子。你看,或忧急、或烦闷,程度上的细微差异罢了。
所以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该说道的还是得说道,慢慢给自己注入敢于直面一切的勇气吧,明天会更好,不是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