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 唐仲明:东魏北齐响堂山与青州造像比较研究

(0)

相关推荐

  • 曲阳修德寺 白石造像欣赏

    南北朝至隋唐以来佛教兴盛,北魏至唐代的汉白玉石雕佛教造像,多见于曲阳修德寺.自北魏神龟三年(520)迄唐天宝九年(750),其间230年,历经北魏.东魏.北齐.隋.唐5代,而这里以东魏.北齐和隋代造像 ...

  • 东魏北齐响堂山与青州造像比较研究

    1996年,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的发现,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兴趣.一方面,这批造像以鲜明的造像样式.精湛的雕刻工艺著称.另一方面,随着这批造像的出土,也使得学术界把此前在整个古青州地区发现的多批 ...

  • 北齐响堂山《无量义经》以楷法写隶,间以篆...

    北齐响堂山<无量义经> 以楷法写隶,间以篆意 用笔方圆兼顾 瘦不显枯,肥不丰腴 极具特色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 北齐响堂山刻经《维摩诘经》

    北齊至唐 南北響堂寺刻經 维摩诘经(45)100X261.09CM-129.66X338.5CM

  • 隶书绝响:北齐响堂山刻经《维摩诘经》

    北齊至唐   南北響堂寺刻經 维摩诘经(45)100X261.09CM-129.66X338.5CM 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四十五公里峰峰矿区境内的鼓山上.主要由南响堂.北响堂及水浴寺石窟(俗 ...

  • 北魏响堂山《唐邕刻经记碑》

    唐邕刻经记碑,位于北响堂第三窟刻经洞窟外北墙西部.是佛教虔诚教徒唐邕,铭记北魏太武帝灭法的教训,也相信当时流行的末法说,他用了四年时间(公元568年农历三月初一到572年农历五月二十六)在北响堂第三窟 ...

  • 高清碑刻|北魏 响堂山《唐邕刻经记碑》

    唐邕刻经记碑,位于北响堂第三窟刻经洞窟外北墙西部.是佛教虔诚教徒唐邕,铭记北魏太武帝灭法的教训,也相信当时流行的末法说,他用了四年时间(公元568年农历三月初一到572年农历五月二十六)在北响堂第三窟 ...

  • 王竞雪 | 东魏北齐邺城陶文印记的艺术风格探析

    历来关于陶文的研究多以战国陶文为主要对象,并作为研究古文字的一个分支,但近几年在邺城故址所发掘的东魏(534-550).北齐(550-577)时期的陶文,已不同于战国陶文与秦汉陶文所使用的篆体,而是使 ...

  • 高清碑帖-北魏 响堂山《唐邕刻经记碑》

    唐邕刻经记碑,位于北响堂第三窟刻经洞窟外北墙西部.是佛教虔诚教徒唐邕,铭记北魏太武帝灭法的教训,也相信当时流行的末法说,他用了四年时间(公元568年农历三月初一到572年农历五月二十六)在北响堂第三窟 ...

  • 东魏北齐邺城的陶文丨王竞雪

    东魏北齐邺城陶文印记的艺术风格探析 ⊙ 王竞雪 历来关于陶文的研究多以战国陶文为主要对象,并作为研究古文字的一个分支,但近几年在邺城故址所发掘的东魏(534-550).北齐(550-577)时期的陶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