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绝响:北齐响堂山刻经《维摩诘经》

(0)

相关推荐

  • 书法瑰宝——民国时期响堂山石窟刻经拓本(二)

    无量义经:维摩诘经.佛名. 響堂山石窟位於河北省邯鄲市西南四十五公里峰峰礦區境内的鼓山上.主要由南響堂.北響堂及水浴寺石窟(俗稱小響堂)三部分組成.南響堂石窟位於鼓山 南端,其南隔滏陽河與元寳山脚下的 ...

  • 古阳洞

    古阳洞 古阳洞在龙门山的南段,开凿于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最早.佛教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它规模宏伟.气势壮观.洞中北壁刻有楷体"古阳洞"三个字.清末光 ...

  • 平洛访古:高庙山石窟

    公元494年,北魏王朝带着对中原文化的仰慕神往,迁都洛阳.作为联系北魏南北两京(北者大同.南者洛阳)交通要道的建州长平郡(高平),在两京开凿石窟之风的引领下,也相继开凿了一些石窟.如羊头山石窟.丹朱岭 ...

  • 北响堂石窟

    南响堂石窟和北响堂石窟虽在一座山上,相距有15公里,到北响堂山下天已放晴,雨后的鼓山,巍峨雄壮,山势陡硝,石窟开凿在山涯岩壁之上,想要上山,只能踏着台阶一步步攀登,估计从山角下到石窟有2000阶,取经 ...

  • 北齐响堂山刻经《维摩诘经》

    北齊至唐 南北響堂寺刻經 维摩诘经(45)100X261.09CM-129.66X338.5CM

  • 响堂山刻经书法欣赏

    北响堂山石窟影像        响堂山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境内,分南响堂山.北响堂山两处.两山均属太行山支脉,南响堂山原名滏山,北响堂山原名鼓山.东魏.北齐时期,皇家贵族分别在山上建凿了南北两座寺 ...

  • 高清经典|响堂山刻经书法欣赏

    北响堂山石窟影像 响堂山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境内,分南响堂山.北响堂山两处.两山均属太行山支脉,南响堂山原名滏山,北响堂山原名鼓山.东魏.北齐时期,皇家贵族分别在山上建凿了南北两座寺院,初名为滏山 ...

  • 响堂山刻经书法

    北响堂山石窟影像 响堂山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境内,分南响堂山.北响堂山两处.两山均属太行山支脉,南响堂山原名滏山,北响堂山原名鼓山.东魏.北齐时期,皇家贵族分别在山上建凿了南北两座寺院,初名为滏山 ...

  • 北齐响堂山《无量义经》以楷法写隶,间以篆...

    北齐响堂山<无量义经> 以楷法写隶,间以篆意 用笔方圆兼顾 瘦不显枯,肥不丰腴 极具特色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 东魏北齐响堂山与青州造像比较研究

    1996年,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的发现,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兴趣.一方面,这批造像以鲜明的造像样式.精湛的雕刻工艺著称.另一方面,随着这批造像的出土,也使得学术界把此前在整个古青州地区发现的多批 ...

  • 学术 | 唐仲明:东魏北齐响堂山与青州造像比较研究

    1996年,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的发现,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兴趣.一方面,这批造像以鲜明的造像样式.精湛的雕刻工艺著称.另一方面,随着这批造像的出土,也使得学术界把此前在整个古青州地区发现的多批 ...

  • 北魏响堂山《唐邕刻经记碑》

    唐邕刻经记碑,位于北响堂第三窟刻经洞窟外北墙西部.是佛教虔诚教徒唐邕,铭记北魏太武帝灭法的教训,也相信当时流行的末法说,他用了四年时间(公元568年农历三月初一到572年农历五月二十六)在北响堂第三窟 ...

  • 高清碑刻|北魏 响堂山《唐邕刻经记碑》

    唐邕刻经记碑,位于北响堂第三窟刻经洞窟外北墙西部.是佛教虔诚教徒唐邕,铭记北魏太武帝灭法的教训,也相信当时流行的末法说,他用了四年时间(公元568年农历三月初一到572年农历五月二十六)在北响堂第三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