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克水稻种子可能选育出超级稻,航天育种可培育优质大米?
相关推荐
-
“历劫”归来的“太空水稻”迎来收割,对农业会带来哪些好处?
"历劫"归来的"太空水稻"迎来收割,对农业会带来哪些好处? "太空稻"迎来收割,对农业会带来哪些好处? "太空稻"迎来收 ...
-
嫦娥五号赋予水稻种子的蜕变,从发芽到饭碗是中国航天育种的崛起
从嫦娥五号上下来的水稻种子,如今已经发芽了. 这句话简单而朴实,也象征着我们作为农业大国,在育种的领域有更深层的突破.新品种水稻的培育直接影响的就是产量.品质,而这恰恰是决定我们的饭碗是否端的稳. 育 ...
-
深切缅怀袁隆平 巩固粮食安全根基
深切缅怀袁隆平 巩固粮食安全根基 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 今日社评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袁隆平院士用一生的实践, ...
-
王伟平:稻香人生,禾下筑梦
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的王伟平 "我一门心思研究水稻,研究杂交稻.超级杂交水稻,动机和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吃饱饭."这句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所说的质朴名言,也成为了众多杂交水稻 ...
-
这个研究中心里 人人都是“米饭鉴赏家”
开饭啦!日前,在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群研究人员围着电饭煲,认真品尝新鲜出炉的12种米饭,变身名副其实的"干饭人".原来,这是他们检验成果的重要环节,哪个 ...
-
人类史上飞得最远的稻种已成苗!嫦娥五号“太空稻”告别温室正在插秧
本文作者:付静 2021-03-29 11:09 导语:一批约重 40 克的水稻种子顺利返回地球,标志着我国水稻育种首次完成深空空间诱变试验的搭载. 北京时间 2020 年 11 月 24 日凌晨 4 ...
-
华农这批跟着嫦五奔月的水稻种子,发芽了!
12月17日,历经22天21时29分的飞行后,一批共重40克的"航聚香丝苗"水稻种子随嫦娥五号返回器顺利着陆,这标志着我国水稻航天育种首次完成深空空间诱变试验的搭载,具有里程碑式的 ...
-
【四季散语】侯月兰︱悼稻田里的“守望者”
悼稻田里的"守望者" 文/侯月兰 昨天下午,打开新闻,获息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一生平凡而伟大的袁隆平院士,在长沙医院因病逝世后,作为一个从小吃着杂交米,长大的 ...
-
[首藏作品](5469)随“嫦娥”奔月的种子发芽了 与“前辈”相比它们经历大不同
随"嫦娥"奔月的种子发芽了 与"前辈"相比它们经历大不同本报记者 叶 青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遨游23天后,一批重约40克的"航聚香丝苗" ...
-
一批幸运的种子,带着科学家的梦想上了天……
演讲题目:太空种子在太空中经历了什么? 演讲者: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家 刘录祥 1.航天育种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 大家好,刚才呢我们从一个太空椒开始,小撒刚才也 ...
-
为何每次神舟飞天都要带种子?背后是2000亿市场,太空育种很厉害
前言 从1999年我们国家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成功,到目前神舟十二号飞船的成功,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的脚步历程越来越远,从无人到有人,从航天员出舱到两个航天器组合飞行,这是中国航天发展多领域的跨越 ...
-
上过太空的种子,哪里不一般?
◎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6月28日,是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二号出征,进驻空间站核心舱的第11天.除了航天员,此次出征还有一些"神秘"的种子--兰花.黄精-- 重视耕种的中国人,一 ...
-
袁隆平和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简史
pixabay.com 导 读 2021年5月22日,世界著名水稻育种家."共和国勋章" 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溘然长逝.天陨巨擘,江河哭泣:国失大匠,山川同伤. 邓兴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