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卷第九十七 异僧十一

(0)

相关推荐

  • 出家人的“底色”,来之不易!

    底色是为坚守,更是责任与担当.本文作者为我们呈现了80后出家人,70后戒律僧,乃至一代大师的人生底色,如他所说,这份底色来之不易,也让人肃然起敬.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拙山 文/妙元 底色·还 ...

  • 唐僧最后是怎么死的?有何记载?答案你万万没想到!

    玄奘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的创始人,河南洛阳偃师人,俗家姓名陈祎,法名玄奘,13岁出家,24岁时就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门课程,而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历史上真实的玄藏法师,其一生令人敬 ...

  • 僧人灵芝寺奇遇

    北齐初年,有一个僧人实公,是隐居在嵩山的高士.一天早晨他从林虑去白鹿山西,走着走着就迷了路. 看看太阳已经升到头顶,周围还只有层峦叠嶂,茂密的树林蒸腾着暑气,实公心里不免发急.他揩着脸上的汗水,决定先 ...

  • 看谁都不顺眼,是你的格局太小

    作者:国学生活·问心浅笑 "国学智慧,美好生活",这里是[国学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学生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美好之旅. 白鹭立雪,愚 ...

  • 它是南屿“九庵十八寺”之首,千年来香火不断...

    ▲点击观看精彩视频 每天清晨,在旗山之南.虎秀山麓的白鹤山中,都会响起悠扬浑厚的钟声,这钟声,在青山的环抱里,在绿水的萦绕下,显得格外清幽,这里就是仙宗寺的所在地. 仙宗寺背倚白鹤山,说起这里,过去还 ...

  • 黄檗禅师度母亲~通和法师

    这是一个僧人让母亲洗脚的公案.如果用世俗的眼光看,一定会产生误解,指责出家人不孝:岂不知佛法超情离见,不可思议,大丈夫别具手眼,慈悲无尽,有不可为外人道之处. 所谓孝顺有三:一为小孝,甘脂奉养,孝以物 ...

  • 太平廣記卷第九十 异僧四

    杯渡 释宝志 杯渡 杯渡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渡水,因而为号.初在冀州,不修细行,神力卓越,世莫测其由.尝于北方,寄宿一家,家有一金像,渡窃而将去.家主觉而追之,见渡徐行,走马逐之不及.至于孟津河,浮 ...

  • 太平廣記卷第九十一 异僧五

    永那跋摩 法度 通公 阿专师 阿秃师 稠禅师 释知苑 法喜 法琳 徐敬业 骆宾王 永那跋摩 永那跋摩者,西域僧也.宋元嘉中,东游渡江,居于金陵祗园寺.宋文帝常谓之曰:"弟子恒愿持斋,不杀生命 ...

  • 太平廣記卷第九十二 异僧六

    玄奘 万回 一行 无畏 明达师 惠照 玄奘 沙门玄奘俗姓陈,偃师县人也.幼聪慧,有操行.唐武德初,往西域取经,行至罽宾国,道险,虎豹不可过.奘不知为计,乃锁房门而坐.至夕开门,见一老僧,头面疮痍,身体 ...

  • 太平廣記卷第九十五 异僧九

    洪昉禅师 相卫间僧 道林 净满 法通 洪昉禅师 陕州洪昉,本京兆人.幼而出家,遂证道果.志在禅寂,而亦以讲经为事,门人常数百.一日,昉夜初独坐,有四人来前曰:"鬼王今为小女疾止造斋,请师临赴 ...

  • 太平廣記卷第九十六 异僧十

    僧伽大师 回向寺狂僧 懒残 韦皋 释道钦 辛七师 嘉州僧 金刚仙 鸱鸠和尚 僧伽大师 僧伽大师,西域人也,俗姓何氏.唐龙朔初来游北土,隶名于楚州龙兴寺.后与泗州临淮县信义坊乞地施标,将建伽蓝.于其标下 ...

  • 太平廣記卷第九十八 异僧十二

    李德裕 齐州僧 抱玉师 束草师 惠宽 素和尚 怀信 佛陀萨 兴元上座 赵蕾 怀浚 智者禅师 法本 李德裕 唐相国李德裕为太子少保分司东都,尝召一僧,问己之休咎.僧曰:"非立可知.愿结坛设佛像 ...

  • 太平廣記卷第九 神仙九

    李少君 孔元方 王烈 焦先 孙登 吕文敬 沈建 李少君 李少君者,齐人也.汉武帝召募方士.少君于安期先生得神丹炉火之方,家贫,不能办药,谓弟子曰:"老将至矣,而财不足,虽躬耕力作,不足以致办 ...

  • 太平廣記卷第十七 神仙十七

    裴谌 卢李二生 薛肇 裴谌 裴谌.王敬伯.梁芳,约为方外之友. 隋大业中,相与入白鹿山学道.谓黄白可成,不死之药可致.云飞羽化,无非积学. 辛勤采练,手足胼胝,十数年间.无何,梁芳死.敬伯谓谌曰:&q ...

  • 太平廣記卷第二十七 神仙二十七

    唐若山 司命君 玄真子 刘白云 唐若山 唐若山,鲁郡人也.唐先天中,历官尚书郎,连典剧郡.开元中,出为润州,颇有惠政,远近称之.若山尝好长生之道.弟若水,为衡岳道士,得胎元谷神之要.尝徵入内殿,寻恳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