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慢,那么美》书评
May 2020
MAY I LOVE YOU
在五月,期待一个美好夏天
《这么慢,那么美》着实不是一本优秀的书籍,语言深度不够不说,很多话像车轮话一样来回重复,但里面的一些讲述北欧的制度以及原则内容却也让我一度感动,甚至落泪。所以尽管这本书籍像极了大型北欧赞歌式公关文,但我还是觉得有必要读完并记录一下。
我向往北欧那种高度发达的福利政策,它的高福利背后是减少了国人的下坠感和焦虑感,纵使一切不顺还有国家可以为伊支撑,这无疑让人无形中有了被保护的心理建设,可以更往前迈进一步,不再仅仅只为温饱便消耗掉了自己的一生。与之对比,可惜很多国家还无法做到这一步。
将人性置于一定高度,是北欧给予我的最大感动。虽然本书有作者大面积美化北欧的嫌疑,但很多让作者为之雀跃和大肆称赞的理念又确实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北欧的进步和文明进化的程度。期望有一天我们的生活可以更有保障,不再只为了谋生而工作,获得更自由,更惬意。

文章语句
1. 卢梭说过,劳动和节制是人类的两个真正的医生,劳动促使人的食欲,而节制可以防止贪食过度。
2. 北欧人的观点是你挣多少钱与我无关,你花政府多少钱却与我息息相关。
3. 公平并不一定意味着公正,在公平的前提下,重视和关注个性化的突出和发展,将人性化发展到极致,关注每一个哪怕最微小的单元,才是公正社会的意义之所在。
4. 北欧是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高平等性和高均衡性社会发展模式的国家。其经济运行体系可以简化为:斯堪的纳维亚模式=福利国家+国家干预+合作主义+平等的精神。
5. 当个人收入不再成为奋斗与论输赢的目标之后,人们才会静下心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6. 要说北欧条件最好的公共设施,一个是幼儿园,一个是学校,再一个就是城市博物馆和图书馆。
7. 有人说,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就是看这个国家对待女人和孩子的态度,在北欧妇女儿童协会及青年会会分外得到重视。
8. 社会风气决定着每一位公民的意识和修养。而整体的社会风气,又有赖于公民个体修养的“百聚成海”。
9. 为何北欧同居等同于结婚?因这极大地体现了北欧社会再性的方面,给予女性的尊重和的选择性。享受性的自由与快感绝非男人的专利,女人也有同等的权力。
10. 一个但凡看重忠诚、名誉、荣誉与勇敢的民族,在对待女人的态度上,都不会太差。
11. 北欧人认为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方法有很多,实在不必将生活过成像做生意。家庭就是家庭,不是生意场。
12. 即使做了结扎手术,动物依然有追求原始本能快乐的资本。(与其他国家对动物实施“阉割”节育方法做比照,突显北欧的人性化)
13. 北欧人百分之八十信基督教路德宗。信仰的人不少,上教堂礼拜的没几个,也就是说北欧人的信仰观念已经很世俗化了。曾经作为灵魂栖居地的教堂,差不多现时大部分已跻身旅游景点的行列。但虽然不去教堂了,信仰的精神依然存在。
14. 欧美人看待东西更讲究流动性。东西不管新旧,合适不合适是使用标准。
15. 许多人将全球幸福指数第一的北欧归结于其制度、福利、资源等因素,但事实仅仅是这样吗?如果我们选择把性格交给星座,把努力交给鸡汤,把价值交给奢侈品,把理想交给成功学,把时间交给手机,把社交交给微信,就幸福了吗?幸福永远不能指望他人,幸福要自己创造。
在五月,期待一个美好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