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鄂州人物刘伯垂

(0)

相关推荐

  • 1949年兵不血刃,武汉解放,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

    1949年5月14日,第四野战军发动了"汉浔间渡江战役",从团风.蕲春一带渡过长江,形成了对武汉的战略合围.5月15日,国民党第十九兵团司令张轸率3个师2.5万余人在武昌金口一带宣 ...

  •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0)

    本篇要目: ************************************* 1801.起义门 1911年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1802.京汉铁路 ...

  • 中国早期工运领袖许白昊

    许白昊烈士是我党早期的优秀党员,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在他短暂的革命生涯中,曾出席过党的"二大"."五大"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q ...

  • 【黄梅红色故事】邓玉虎:一腔热血尽情洒,化作梅花艳九州 ---记梅玉珂烈士

    投稿邮箱 在黄梅县革命烈士中,很多女中豪杰脱颖而出,她们为劳苦大众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年青的生命,不愧为巾帼英烈,梅玉珂就是其中的一员. 冲破樊篱为自由,闺妆从此换吴钩. 一腔热血尽情洒,化作梅 ...

  • 蔡以忱推荐黄陂会馆作为“五大”会场

    蔡以忱(二排左一)与董必武(二排左三)等的合影. 中共"五大"有两个会场,即在武昌与汉口先后举行.汉口的会场之所以选在湖北黄陂同乡会会馆(简称"黄陂会馆"),与 ...

  • 黄埔军校最受欢迎教官高语罕的悲情人生【3】

    黄埔军校最受欢迎的教官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会议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在共产党人提议下,国共两党于1924年5 ...

  • 武汉叫武汉的原因是什么?

    感谢邀请回答问题 武汉,简称"汉",湖北省省会.它是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统称. 武汉地区考古发现的历史存在最早在距今8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在东湖放鹰台遗址就发现 ...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鄂州人物谢司农

    谢司农 谢司农,胡林新安人,早年以教私整闻名乡里.1938年鄂城沦陷,面对日寇的残暴,谢司农时常利用教学准输民族意识,微发学生的爱国思想.1942年冬,经中共葛华区区委书记张弦力劝,出任段店维持会长. ...

  • 刘伯垂鄂州纪念馆建设始末

    刘伯垂纪念馆建设始末 从华容镇沿着宽敞的华泥路向北行驶约20分钟,就来到了刘弄村3组的北塝山.在树木葱绿.松柏滴翠的山坡下,4间红瓦平房和房屋门前的4根大红柱子映入眼帘,这就是去年12月前装修一新的刘 ...

  • 刘伯垂:“恶紫夺朱”寻正道

    刘伯垂:"恶紫夺朱"寻正道 当地民众在刘伯垂纪念馆前缅怀先驱. 1920年夏天,武昌抚院街97号董必武寓所内,7个人围坐在一起.这是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第一次会议.刘伯垂掏出从上海 ...

  • 刘伯垂墓

    位于鄂州市华容区段店镇刘弄村,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170余平方米.墓冢水泥砌筑,高1.2米.墓前立大理石碑,高2.45米.宽0.6米.厚0.3米,阴刻楷书"革命先驱刘伯垂墓".墓 ...

  • 刘弄村:刘伯垂魂留故乡

    刘弄村:刘伯垂魂留故乡 从鄂州这块土地上曾走出了一位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湖北地方党组织创始人之一,他就是刘伯垂.如今的刘伯垂墓及刘伯垂纪念馆矗立于华容区段店镇刘弄村1组刘家弄塆西边,这里北部濒临长江 ...

  • 赵敬予、刘伯年、陈英泉等山水、人物、花鸟册册页

    赵敬予、刘伯年、陈英泉等山水、人物、花鸟册册页

  • 鄂州人物之革命英烈刘帮全

    刘帮全(1929--1948),出生于原大冶县刘仁八镇刘胜村.帮全自幼聪颖过人,思维敏捷,入私塾后,勤奋好学,是同学中的佼佼者. 刘帮全十岁时,父母因投身革命遭敌惨杀,二叔也因参加革命光荣牺牲.好心的 ...

  • 鄂州人物之优秀新闻工作者陈伯鼎

    陈伯鼎 陈伯鼎(1935--1989)湖北省红安县人.1952年毕业于红安师范学校,任小学教员.1955年任<红安报)编辑.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 年调黄冈报)社后,历任副科长科长. ...

  • 鄂州人物之樊湖抗日游击队队员胡伯才

    胡伯才 胡伯才(1914--1945)胡林镇胡林村人.早年饱读诗书,后在私塾任教数年. 1938 年秋,经堂叔胡凤安(中共地下党员)介绍,胡伯才参加抗日活动,同年底,为樊湖抗日游击队队员.次年加入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