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视野中的四个“道”
相关推荐
-
【三秦文学】兔卧荒山:【道的思维】(随笔)
道的思维 文/兔卧荒山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范畴的必然性.规定性和规律性.这种必然性.规定性和规律性就是道的大思维.这种大思维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给我们作了全面的揭示和阐述. 这主要集中反映 ...
-
高恒解《老子》之十四
高恒解<老子>之十四 14.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
-
老子说“道法自然”,道和自然有什么区别?
老子说"道法自然",道和自然有什么区别? 老子说"道法自然",那么什么是"道",什么是"自然"呢?道和自然有什么不一样呢 ...
-
说“道”:老子之“道”与庄子之“道”比较
道是构成一切的存在 所谓道是构成一切的存在是说"道"是一切万物所以然者的原因,即是一切万物成为那个样子的根据.老子说: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
-
西游记原著中的一句话,道出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中并不团结
你我相遇在美好的春天 A BEAUTIFUL SPRING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千万夏"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不仅道尽了西天取经的幸酸,同时也给人们一种师徒四人和睦的 ...
-
老子《道德经》中的四个字,原来是书法最美的气质,终于懂了
一直觉得老子的<道德经>用在讲书法上是非常美妙的.今天就讲讲其中的一句.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在书法上其实是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秘诀:自 ...
-
郭店楚简《老子》中的道论与德论
导读:在读完通行本.帛书本之后,仍有很多难以解释的问题,五千言中自相攻伐,前后矛盾之处随处可见,比如:一方面在宣传圣人,另一方面又主张"绝圣弃智".另一方面说"大道废,有 ...
-
UC头条:第十四卦大有——博爱的取舍 [易经中的取舍之道]
<易经>大家可能会想到算命.风水,有很多江湖术士更是打着<易经>的旗号招摇撞骗,所以,在很多人心中它就是迷信的代名词.也正因为这样让更多的人从内心深处抵触<易经>, ...
-
王博 | 思想史视野中的《老子》文本变迁
博雅哥说 本文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博教授的文章.王博老师结合新出土的帛书与汉简,就<老子>中的重要概念,以及先秦两汉以来理解<老子>思想内容的范式进行了探讨.在本篇文章中,你将看 ...
-
周天庆:政 道 教一体视野中的《朱子家礼》
<朱子家礼>的撰制,是儒家学派发展的历史必然,体现了朱子对儒家之教的深刻思考.<朱子家礼>以家庭.家族生活为中心,以礼仪实践为主导,通过祠堂设施.宗法原则.祖先信仰及祭田等,使 ...
-
《老子》中“道”与“德”的关系,你了解吗?(下篇)
<道德经>讨论"道"与"德",<道经>所讨论的"道",是关于宇宙本体.万物本原,讨论"天道"的运 ...
-
13、一切都是“无”中生“有”这就是“道”——走进《老子》
13.一切都是"无"中生"有"这就是"道"--走进<老子> 上两章老子反正了:得道"无私"的 ...
-
《老子》中这10句智慧精髓道尽了人生哲理
<老子>作为中国第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著作,以其丰富的内涵.透彻的说理.隽永的文字,以及深邃的哲理,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一.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春秋·李耳<老子·第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