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押韵规律
相关推荐
-
对偶修辞与声律平仄二元化相联姻的对仗催生了三种独立发展的文学艺术
对偶修辞与声律平仄二元化相联姻的对仗催生了三种独立发展的文学艺术 作者:张延华(中国楹联学会对联组歌艺术研究院院长) 一. 对偶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修辞艺术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 ...
-
张延华论“中华联圣”乔应甲(七):中华诗联结合艺术发挥到极致的创造者
乔应甲(1559-1627),字汝俊,号儆我,山西猗氏(现临猗)张嵩村人.应甲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中举,二十年(1592)成进士.遗著有<便民实政>.<三实奏章>.< ...
-
节律与对联
[作者简介]王国仲 1955年生于黑龙江拜泉.曾工作于大庆油田公司.中国楹联学会.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中石油作家协会会员.从事对联创评研编多年,著有<平仄斋两行集><联理探析> ...
-
启功《诗文声律论稿》
[说明]启功先生的<诗文声律论稿>,有"手迹本"和"印刷体本"两种.均由中华书局出版."手迹本"1977年11月第1版,1977 ...
-
古诗押韵究竟压什么?附真题
文学鉴赏:秋兴八首(其一) 文学鉴赏:恩高人品<登高> 近日,"文学鉴赏"系列推送在收心斋引起热议.网友高度肯定1703班学子文学鉴赏水平的同时,还耐心地指出了文章中的 ...
-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些著名的古诗为什么不押韵?
前言 前天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乐府诗<十五从军征>里有句"采葵持作羹",这句和前后句的韵脚都押不上,怎么理解? 采葵持作羹,出自汉乐府诗<十五从军征>,这首 ...
-
【突破诗词】古诗鉴赏几大规律总结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 ...
-
太搞笑了!这样的古诗,也挺押韵!送给朋友们看看吧~
"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这样的诗词我们都能随口说上几句. 但是,今天我们要给这些诗词对不一样的另一句,不仅有趣,还挺押韵呢!不信?你读一读! 穷则独善其身, 富则妻妾成群. ( ...
-
古诗鉴赏题的7大规律,学霸必备!
古诗鉴赏题的7大规律,学霸必备!
-
古诗鉴赏十规律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 ...
-
中国文学,是伴随着声音生成而传播的,并通过美妙的声音感染人心。《诗经》中的部分诗,在纳入礼乐制度之前,以唱诵的形式流传着;音韵和谐,节奏铿锵,后人总结有句中双声、叠韵和句末押韵等多种规律。诗进入礼乐制
中古音学著述与文学诵读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11-09 05:28作者:伏俊琏(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文学,是伴随着声音生成而传播的,并通过美妙的声音感染人心.< ...
-
[转载]古诗鉴赏十大规律
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 ...
-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规律总结
(一)把握思想内容的一般方法(写什么内容,抒什么感情) 1.审标题,搜取信息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诗歌题目就交待了很多信息.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待了内容(送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