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不在碾庄
相关推荐
-
淮海战役,粟裕建议由陈、邓统一指挥,为何唯独没提刘伯承?
淮海战役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第一支武装力量以来,取得的最大一次大兵团战役的胜利,正是这场震惊中外的世纪之战,彻底决定了蒋家王朝的失败命运,也是这一战迎来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提早诞生. 这场令世界瞩目具有决 ...
-
兵团司令员和副司令员都是上将,政委级别更高,本该授大将
一代猛将许世友是兵团司令员吗?是的. 他在四大野战军中的哪个野战军呢?都不在. 那许世友在哪里当兵团司令员呢?在山东. 其实,早在1948年夏天,山东兵团组建,许世友就当上了兵团司令员.是不是比叶飞. ...
-
豫东战役最后阶段,几乎是个死局,难怪林总称粟裕尽打“神仙仗”
在豫东战役结束后,刘伯承看着豫东的战报说道:"这样的仗我是不敢下决心打的."同样,林总在战后接到豫东战役的战报,研究几天后直言:"粟裕尽打神仙仗." 豫东战役能 ...
-
豫东战役,区寿年劝粟裕见好就收,为何粟裕还想吃掉黄百韬兵团?
上期说到,豫东战役的围歼阶段,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首先对区寿年兵团的整编75师发起攻势. 从1948年6月27日到7月2日,经过累计5天的猛攻,整编75师大部已经被歼灭,其残部龟缩在榆厢铺.龙王店 ...
-
鏖战华东(十七):战略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上)
引言: 济南战役的枪炮声尚未停息,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己经在考虑下一场战役了. 国民党增援济南的邱清泉兵团.黄百韬兵团.李弥兵团,担心粟裕的"围点打援"一直畏缩不前,使华 ...
-
浅谈粟裕在淮海战役的决策与建议-客观呈现战神的思考
粟裕在淮海战役立下赫赫战功,与刘陈邓等圆满完成了中央歼灭敌人于江北的任务,本文浅析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相关决策与建议. 济南战役前,粟裕向主席汇报刚经历豫东大捷的西兵团非常虚弱,连一个月阻击任务都无法承 ...
-
打黄百韬遇挫,粟裕做哪些调整?为何让谭震林接替陈士榘的指挥?
淮海战役第一战便是打黄百韬兵团.这是一块硬"骨头".硬在黄百韬本人极为反共仇共,致死负隅顽抗:硬在他有李弥留下的完整工事,可以形成一个完备的防御体系:硬在我不得不由打运动之敌改打为 ...
-
军情告急!粟裕从火线召回八员大将,用两大变招扭转战局
1948年11月11日,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指挥部队完成了对国民党名将黄百韬兵团的包围,准备最后的决战,力争将其全歼. 此战意义极为重大,因为能否全歼黄百韬,不但决定了整个淮海大战的命运,也关系到中 ...
-
粟裕大将回顾济南战役之史料考据版(一)
注释: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我会在文中附上大量背景资料考据. 在本文之前,各位军迷可以参考第三野战军军史编纂委员会之济南战役篇,时任华野副政委兼山东兵团政委谭震林.华野参谋长陈士榘.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 ...
-
粟裕: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作为一代名将,粟裕熟谙<孙子兵法>,经常玩味其中的一段话:"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
-
哪四位名将,觉得自己的军衔低了,闹得比较凶
1955年大授衔,是我军第一次正式的大规模的授衔.在这次授衔过程中,绝大部分将军的军衔是适当的,但是也有一些将军觉得自己的军衔低了,很有意见,最为著名的代表有四位. 第一位是许世友,许世友在红四方面军 ...
-
淮海战役到底是谁指挥的?是总前委中的陈、邓、刘,还是粟裕?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而且是危险性最大的战役,因为参加战役的我军总兵力少于敌军总兵力,装备更是有很大差距,粟裕当时几天几夜未合眼,此战过后更是落下了病根,由此可见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