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安门史话》连载(15)

(0)

相关推荐

  • 闲话地安门、东直门

      建筑专家梁思成曾多次呼吁保护北京中轴线,他说"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沒有第二个!" 北京中轴线是在至元四年(1267)开始营造大都时确定的,至明 ...

  • 画说北京丨消失的地安门

    1750年,<乾隆京城全图>上的地安门图 地安门元称厚载门,明代称北安门,清顺治八年改称地安门,俗称后门,位于中轴线上,基本上是元大都萧墙厚载红门的位置,因明北京城中轴线略有东移,宫城建筑 ...

  • 北京天坛大爷,一针见血谈正黄旗大妈,直言她不能代表我们北京人

    北京天坛大爷,一针见血谈正黄旗大妈,直言她不能代表我们北京人

  • 被拆掉的中国四大古建筑:我们再也无缘相见,让人惋惜!

    提及我国的古建筑,可以用美来形容了,可谓是一种美到骨子里的美,在我国古老建筑到底有多少呢?想必很多人都答不上具体的数字来吧,这里面也有很多历经重建以后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但很多古老建筑也因很多原因, ...

  • 伟大的北京中轴线,改变世界与你我的7.8公里!

    ▲ 北京独有的中轴式壮美秩序. -风物君语- 我们为北京中轴线众筹了一本奇书 全书采取竖式阅读方式 一条真的"中轴"贯穿全书 ▲ 云游7.8公里,超全的中轴线百科!帝都绘工作室全新 ...

  • 冬天在上海逛马路3:隐秘的角落--金家坊探幽(ZZ)

    转自:"阿加莎小栗"公众号,经作者授权转载. 金家坊前世今生 上海县城的旧址很好找.基本就是人民路中华路围合起来,一个包括了右上角豫园的左下角文庙的不规则圆形. 上海县虽然早在元朝 ...

  • 《巴山月朦胧》连载 15

    一家子已到了这一步,翠翠早已感觉万般为难.众人心头都揣了把小算盘,这是不消说就晓得的.但是要紧的是得稳住大伙儿同二狗的关系,免得一下子就把事情弄得个不可收拾.就为了这,她作为这个家庭的大姐,也就率先作 ...

  • 《巴山月朦胧》连载 1

    暗红的太阳沉下大山.大山若劳累的牛,横卧在暝暝暮色中,发着低低的喘息.院坝上空,蝙蝠飞旋,蠓蚊如麻. 干草和牛粪的气味中,杂有老南瓜和新米饭的香味.张轶群一家九口星星散散地蹲在阶沿上,狼吞虎咽地吃着晚 ...

  • 《巴山月朦胧》连载 2

    吃罢晚饭,两个长辈和几个已被正式当作劳动力的大娃儿,都分头做事去了.那对双双儿,白天拔了几块田的谷桩,眼下正满有理由玩玩,所以一前一后地扑向院外,嘻哩哈啦地捉开了萤火虫.十五岁的珍儿倒是庄户人家难得的 ...

  • 《巴山月朦胧》连载 3

    --九年前的一个星月朦胧之夜.那时麦苗青青,菜花盛开.她也是刚喂过了猪,然后趁着还没有完全消逝的天光,独自一人坐在屋檐下,正在为大牟纳鞋. 忽然觉得有人站在她跟前,她不由吓了一跳.她抬起头,看见一个细 ...

  • 《巴山月朦胧》连载 4

    张轶群摸黑回到卧室,在床上属于他的那个位置上躺了下来.他没有去想啥,只是愣神地望着蚊帐内那片狭小的暗黑夜空,脸上带着一种无从看见的绝望和听天由命的神情--刚才,他是想到厨房去点支烟来抽,既经被岔开,眼 ...

  • 《巴山月朦胧》连载 5

    打肚皮官司的人,也总不能说连日常家的那些生活琐事都不好好处理.这凑凑磨磨组合在一起的一大家子,虽说在一些有关人的事情上各怀鬼胎,但是,对待象土地.时令.收种这一类问题,大家的意见,毕竟完全一致.共同的 ...

  • 《巴山月朦胧》连载 6

    但是从回到家人中去的那一刻起,他在他妈牟发英面前,就显得有点儿焦眉愁眼的.吃晌午的时候,他还一改平时吃饭时那种饿狗抢食般专注投入的模样,露出一副心不在焉的神气.以后一连好几天,在她面前,他都做出这么副 ...

  • 《巴山月朦胧》连载 7

    第二天一早,她一睁眼却就又很清醒.她想到了一个很简单.但昨晚因焦躁却竟然没想起的法子,来解自家正面对的这个死疙瘩.她想:哪用扯那么多.那么远呦,好歹赶快找个人户,把那大些的个女娃子打发出门,不就屁事没 ...

  • 《巴山月朦胧》连载 8

    一连几天都在下着雨.四下飘着浑白的烟.昏朦的天地间,到处都响着斑鸠的咕咕叫声和沙泥的垮塌声.坚硬的石崖却在淋湿中泛着贼亮贼亮的光. 反正手上没多的活路而心里的事儿又多,再说前些天也着实是苦累了,大可借 ...

  • 《巴山月朦胧》连载 9

    张轶群和牟发英双双闷坐在床沿上,眼睛都避开对方,死盯住在昏暗的光照下越发显得凹凸不平的地面.桌上的灯火不住地在闪跳,如同方才牟发英点灯时的手. 好一会,牟发英才瞅了男人一眼,说: 「这--当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