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疡医》肿疡(十六)

(0)

相关推荐

  • 【《外科十法》程国彭 朱世杰 】

    序 <外科十法>者,予归宗普陀时所作也.余自普陀生长天都,五十有三载,业医者凡三十年.爰着<医学心悟>一书,详言内证,梓行于世,而外科有未及.壬子冬,还归普陀修行.适逢圣祖仁皇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膝部(十六)

    鹤膝风 <灵枢>云∶发于膝,名日疵疽.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而坚,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坚如石者,用生樟六根擦之效.) 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 发于阳者,百日 ...

  • 《证治准绳·疡医》虚实(六)

    夫疮疽脓溃,肿毒浸淫,证候危恶者,须辨虚实.况夫虚者难补,实者易泻,补泻之法,不可轻用,若或少差,利害甚大.然而虚实多端,有疮之虚实,有脏腑虚实,有血气虚实,又有上实下虚,真虚邪实者,不可不辨也.夫肿 ...

  • 《证治准绳·疡医》针烙(十)

    凡用针烙,先察痈疽之浅深,及脓未成已成.高阜而软者,发于血脉:肿平而坚者,发于筋脉:皮色不相辨者,发于骨髓.高阜而浅者,用铍针开之.疽始生白粒,便可消退,渐长如蜂窠者,寻初起白粒上烙,及四围烙四五处, ...

  • 《证治准绳·疡医》敷贴(十二)

    疮肿初生,似有头而未起,即当贴温热药,引出其热毒,火就燥之义也.若疮肿初生,即高起四畔 赤,宜捣生寒药贴 ,折伏其热势,驱逐其邪恶,扑火之义也.大抵敷贴之法,欲消散肿毒,疏通血脉,寒热错综,皆期于不成 ...

  • 《证治准绳·疡医》将护(十四)

    [齐] 大凡有疮疽生,皆只如黍粟粒许大,其状至微,人多不以为急,此蕴大患,宜速辨之,不可自忽.若能防之于未形,理之于未成,或朝觉而夕治,求治于良医,则必无危困矣.若因循慢忽,询于庸医,致令脓血结聚,委 ...

  • 《证治准绳·疡医》禁忌(十五)

    [薛] 仲景先生治伤寒,有汗.吐.下三法:东垣先生治疮疡,有疏通.托里.和荣卫三法,用之得宜,厥疾瘳矣.假如疮疡肿硬木闷,烦热便秘,脉沉而实,其邪在内,当先疏其内以下之. 肿作痛,便利调和,脉浮而洪,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肩部(六)

    肩疽 <灵枢>云∶发于肩及 ,名曰疵痈.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痈发四五日,逆 之. <鬼遗>云∶疔疽发两肩,恶血留结内外,荣卫不通,发成疔疽.五日肿大,令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胁部(十)

    (胁. 也:胁:胁骨也.有骨曰胁,无骨曰胁.) 胁疽 <灵枢>云∶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状大痈脓,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治之锉陵 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背部(十二)

    发背 或问∶背发疽有几?曰∶上中下三发,俱在脊中,属督脉.上发者,伤于肺,发于天柱骨下.中发者,伤于肝,为对心发.下发者,伤于肾,为对脐发,皆由积热怒气所致. 初如粟米,或麻或痒,或拘急,或不痛,或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