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右中旗往日印象之八:事宴、吃糕与搭礼

(0)

相关推荐

  • 7. 黍子适合什么人吃?

    徐文兵讲冬季养生学习音频 内容提要 黍是哪种谷物? 对养生保健有哪种好处? 黍子适合什么人吃 黍,俗称黄米,颗粒比小米大,用于蒸黄米面年糕,与糯米糕具有相似的粘性,蛋白质含量高,但黄米膏性偏温,在五谷 ...

  • 端午节,粽飘香

    (一) 五月五 是端阳 门插艾草香满堂 戴香包,吃粽子 龙舟下水锣鼓响 年年端午赛龙舟 常念屈原为国殇 今天是端午节,女儿一大早,就唱起了童谣. 我急忙地跑到超市里,买了糯米.红豆.花生和红枣,准备包 ...

  • 饶阳人少时过年的馓子花

    俺不大点的时候,黑下被窝里,娘常搂着我们说瞎话:老婆看闺女.老婆去看闺女,篮子里装着包子卷子麻糖馓子. 俺问娘,首末[什么]是馓子?娘说就是把黍子敲成黄米,然后用水泡后晾干,在碾子上推成面.面里放上盐 ...

  • 黄 糕

    黄  糕 文/韩眉良 黍子是我国古老的一种农作物,被列为五谷之一.一年草木植物,杆子上有毛,叶线形,偏穗,子实.颜色多种,有红色,白色,灰色.去皮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粘性,颜色偏黄,可以酿酒, ...

  • 农村老话“红事礼到人不怪,白事礼到人不收”啥意思?该怎么送礼

    最近村子里也不知道怎么了,三天两头就有随礼的活动,也许这到了年跟前,大家想着赶紧结婚,省的有什么特殊情况不让办,所以笔者最近这钱包是越来越瘪了.其实到了冬季农村的白事也是不少,因为冬季是慢性病的高发期 ...

  • 关于捎礼的话题

    有亲友家婚丧嫁娶过满月等各种需要上礼的事,而你自己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到场的话,这时候就需要让其他人捎着一份礼金去写上.说到捎礼这个事,有一些细节来说一下.      因为不是本人到场,别人有时候并不知道 ...

  • 北方酿黄酒用大黄米也叫黍子,2斤大黄米可以酿出3到4斤黄酒

    北方酿黄酒用大黄米也叫黍子,2斤大黄米可以酿出3到4斤黄酒

  • 你吃过连皮糕吗?

    "软呼溜溜的油糕胡麻油炸,吃上那磴口的花兰丝管保亲亲不想家--"巴盟小调<夸河套>的唱词告诉人们,油糕炸是用胡麻油炸熟的,而且软呼溜溜的,非常好吃.但人们却未必知道有一 ...

  • 察右中旗往日印象之十四:交流会

    本文作者:黄金亮 我是一个电影迷,准确地说是一个"老电影迷",此处之"老"倒不是说我年龄大,而是我追剧的年代止于二十年前,看过的那些电影,现在基本都被归入到了老 ...

  • 察右中旗往日印象之十三:城乡之间

    本文作者:黄金亮 由科布尔镇西的三义兴村向南,有一条田间小道.路西是连绵的农田,路东则是草滩和湿地,湿地的边缘,纳令河水曲曲弯弯从辉腾梁上流下来,从南到北.由西向东,绕科布尔城而过.这一条小路在大营子 ...

  • 察右中旗往日印象之十二:讨饭、讨医、讨生活

    本文作者:黄金亮 讨饭文雅一点的说法是行乞,乞者乞求也,乞求别人的无偿赐予,往往会被认作是不劳而获坐收其利的行为.呼市方言骂人最恶毒的一句话是"讨吃货",意思是毫无做人尊严不求上进 ...

  • 察右中旗往日印象之十一:消逝的职业

    本文作者:黄金亮 人生天地间,所有的一切都得经过时间的考量.在岁月的长河里,体验从生到死,从辉煌到寂寞的变迁,这是任何生命应有的轨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几天我谈到过信息传递的方式,民用电报业兴盛 ...

  • 察右中旗往日印象之十:西南疙蛋

    本文作者:黄金亮 旧时科布尔,住户以十字街为中心,周围逐步散开,往西南方向看去,一片平地上是一个低缓的山丘,这就是西南疙蛋.所谓"疙蛋",是当地俗语,在这里的意思是高出平地的堆状物 ...

  • 察右中旗往日印象之九:严打

    本文作者:黄金亮 时令在初秋之际,塞外的天气,早晚已经有了寒意.麦收刚刚开始,穗子发白的草麦已经被一捆一捆码在了光秃秃的土地上,镰刀刚刚割过的麦茬散发出植物特有的清香,土豆秧子依旧挺拔,粉白的花朵虽已 ...

  • 察右中旗往日印象之七:文化馆

    本文作者:黄金亮 八十年代中后期,各地的学校里开始建起了一批名为"逸夫楼"的建筑,有的是图书馆,有的是教学楼,很多人不知就里,往往发问逸夫是谁?我也常常脱口而出:邵逸夫.据统计全国 ...

  • 察右中旗往日印象之六:国营食堂

    本文作者:黄金亮 食堂最通俗的叫法是饭馆,也叫"馆子",去食堂就餐那就是"下馆子".下馆子虽曰"下",然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下一次馆子比 ...

  • 察右中旗往日印象之五:汽车站

    本文作者:黄金亮 车站是出发之地,也是归来之所. 年轻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向往旅行,那遥远的地方,总是承载了许多梦想的胜地.等到年长,梦还有,主题却变成了呼唤归来.江河有源,大树有根,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