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蓝厂产品经理的秋招经验分享|战略篇01 来自 CaptainGuan

#酷工作#
前阵子在酷安发了有关今年秋招签约蓝厂的动态,发现有很多人对求职这块非常感兴趣,也问了我很多问题,因此打算写几篇东西在这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点技巧和感想。今年秋招也算是接近尾声了(互联网行业),所以这系列文章主要定位在目前大一大二大三的朋友,希望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帮助。
我认为求职是个比较系统复杂的事情,早上吃热干面的时候看《财经》专访美团王兴,提到了他认为赢得一场战斗的关键是“战略+执行”,这是看起来非常虚的话,但战略是非常重要的事。因此我将把文章分为战略篇和执行篇,从各个角度分享我对求职乃至更多东西的一些看法。

秋招期间不知道看了多少文章

本篇为战略篇,本文不会教你如何写简历,如何投递,如何准备群面,有什么面试技巧(当然了后面可以安排

)。更多地是抛砖引玉,希望你们对未来有自己的思考,对就业这个事情有更好的认知。

首先说一些关于我的背景以及直接回答一些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本人普通理工211本,新闻传播系的一个冷门专业(文科),一段中小公司产品实习(3个月),目前签了vivo互联网产品经理(系统方向),在深圳,大小周,16×15,offershow上都能看到。vivo新系统我也很好奇,但是目前跟我一点关系没有,我也啥都不知道,催我也没有用

邮件记录

直接上干货,分享我感触非常深的几点比较底层的认知。
1.重视起来!

请重视求职!它和保研考研一样都需要付出持续而刻苦的努力,才能得到你满意的结果。从一些同学的私信中我发现,许多人并没有把求职当作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来对待。我们都知道,保研的同学需要保持几年名列前茅的成绩,或者花一段时间比如一学期拿下竞赛名次;考研的同学可能需要备考几个月甚至一年时间。
而非常多同学显然到现在还不认为求职需要用这么多时间去准备,躺在床上看看什么时候招人了去投投看看有没瞎眼的要我,焦虑起来就去看两篇攻略,觉得自己又行了。有些人甚至不知道今年秋招是给21届的,还以为是给今年毕业的毕业生的。拜托,这是一个你从在校生到社畜身份转变的关键节点,投入再大的精力我觉得都不为过。
所以,最基本的一点就是,重视起来,并且为之提前做好准备。

签约礼盒画册的一页

2.别圈住自己

别被现有的条件束缚住了自己,起跑慢了要做的不是停下来抱怨,而是更努力地向前。上次那条动态有一个评论说,双非一本不配有大企业来学校开宣讲。事实上今年整个秋招我还没有参与过任何来学校宣讲的招聘会(当然有机会是更好的),全部都是网申的方式进行的投递 。当然这些执行方面的东西后面有机会肯定具体细讲一下。
这里要说的其实是,目前的硬件条件一时半会无法改变,那就更应该主动出击,发现自己的兴趣发现自己想做的事。多问问自己,为自己做过什么努力?没有谁规定大学生就业一定要专业对口,把眼睛睁开,看看更宽的世界。
我自己就是在一次次的了解和试错中,找到了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方向,并为之努力。大二暑假我找到了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实习,做了很短的时间我就知道,这不是我感兴趣的东西。经过了解大三的时候我去报名隔壁某985的互联网社团的产品部门,准备不充分,认知也很浅薄,于是被拒。疫情期间我在家自己做项目,拿着项目投实习,然后一人去杭州做产品实习生。每一步都是有价值的,希望你们也能为你们的未来迈出勇敢的每一步。

广告公司的猫

3.读研?还是当社畜?

对本科生来说,读研还是就业,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在我看来,有以下几类人比较适合读研:第一是还没想好自己未来的方向,需要更多的时间认识各行各业认识自己,这时候一个读研的缓冲期很适合你思考未来的方向,几年后你会对自己以及这个世界有更深入的认知;第二类是,有方向了,但是目前的能力和条件不足以使你达成目标,比如有人可能想走选调生,需要985高校的,但现在不具备条件,或者读研期间积累一些实习项目经历,那么读研是一个提升自身价值的手段;第三类可能就是一些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面对职场或者社会吧,独立的能力还需要培养,那么导师制的研究生生活会让你能够稍微提前适应一下。在研究生扩招学历贬值的当下,一个硕士学位会让你在还没想好的时候,拥有更多选择,更高的下限。
而我在校期间作为队长拿了大广赛国家奖,直接获得了保研资格。但我放弃了保研选择就业。我经过思考得到了这样的结论:我通过读研升值的幅度非常有可能低于我意向岗位门槛提高的幅度,如果我秋招能把握住机会,那就抓紧时间先入行成长。具体思考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经过我前期的了解、实习和试错,我基本确认我对互联网产品工作是有足够兴趣的,并且愿意将其作为事业。
其次在我保研后,一段本专业的研究生经历对我感兴趣的就业方向的专业能力的提升并不大,也就是说这三年时间最大的收益是一个更高的文凭。但这在互联网行业意义并没有那么大。
然后是结合岗位的竞争态势。三年前产品岗的校招要求相比现在是要低不少的,如今这个岗位变得愈发火热,导致竞争也开始变得像数分岗、算法岗一样激烈。这是8月份一场携程旅行的群面我记录下的同场同学的履历,感受一下。

同场群面的队友

不过这场群面我过了。有感兴趣的下次分享一下群面的经历。
由此有了前文的结论,于是我没有进行任何申请学校的操作,专心实习,并专注备战秋招。对于这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各个专业各个学校的情况都不一样,还是因人而异吧。

随便放的图

4.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其实这里要说的就是字面意思,不要想着现在开始是不是晚了,当你意识到该做什么是正确的,那就立刻去做,什么时候都不算晚。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5.实习的价值在于验证

在早些时候,我一直把实习当成是找到好的正是工作的跳板,觉得这个岗位有实习经历的人更有竞争力,所以我就得去实习一下才好,不然输在起跑线了。
我入职实习公司的第一天,公司的产品总监找了聊了一小会儿,他告诉我实习其实也是一个验证的过程,验证这个岗位是否和自己想的是差不多的,这个岗位的工作是不是你想做的,这样工作的模式你是不是真的感兴趣。非常感谢他在我实习期间的信任、指导和帮助,以及最后我离职时给我的鼓励。

离职时产品总监的话

面vivo的一位面试官也有类似的观点。当时也是刚好聊到实习,问我实习的价值是什么。我说了几点,其中包含上面的那些内容。他对此表示认可,并和我分享了他的理解。面试官说他之前在腾讯实习,觉得实习的价值一个是验证,另一个是了解。了解公司的业务模式是怎么运作的,了解公司的每一环每一个岗位的工作是什么,是不是对其他的更感兴趣等等等等。
所以,现在想就业的年轻的朋友们,去实习吧,克服一切困难去实习吧。你会收获到不一样的东西的。

实习下班路上

这篇文章暂且就分享这五个小点,本来打算给自己放假到十一月,但是有人催我就赶鸭子上架先写点

,不是很全面也不是很清晰,有想到其他点以后再补充给大家。

看到这说明你还是很有毅力的

,可以点个赞关注一下我插个眼

,下次我发新东西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看到。任何问题可以评论或私信给我,我每一条必看。
评论区我会开几个楼层,你们可以告诉我你们最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对“战略”模块的哪些东西感兴趣,还是对“执行”模块的哪些东西感兴趣,或者对互联网行业或者对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感兴趣的,都欢迎留下你们的评论。
希望大家走出迷茫,别当马来人,行动起来。

加油各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