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敦煌 除了千年莫高窟还有两处景观

(0)

相关推荐

  • 甘肃--鸣沙山月牙泉

    我向西北去寻秋(三)--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处,占地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包括鸣沙山,其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月 ...

  • 少年说‖亚亚(140):漫游甘青之鸣沙月牙

    这次甘青之旅的最后一站是鸣沙山. 鸣沙山之所以会有沙鸣,是因为沙粒上有许多小孔,摩擦时声音会被小孔放大,所以,人们就会听到明显的沙鸣声了. 一进鸣沙山景区的大门,就可以看见一个牌坊,上书"鸣 ...

  • 敦煌鸣沙山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的鸣沙山因沙动成响而得名.鸣沙山为流沙积成,分红.黄.绿.白.黑五色.如遇摩擦振动,便会殷殷发声,有鼓角之声,轻若丝竹,重若雷鸣.故"沙岭晴鸣"为敦煌&quo ...

  • 敦煌月牙湾

    去年秋,我的西北青甘宁大环线旅游时去了敦煌的鸣沙山月牙泉.我国西北干旱沙漠地区有很多叫鸣沙山的,唯沙山旁相伴 一弯清泉(月牙泉俗称药泉),独此一家,是沙漠中的奇观,塞外风光之一绝. 沙漠里最缺的就是水 ...

  • 西北行(4)敦煌·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

    我们是9月18日早晨乘旅游专列到达敦煌,下车后立即奔向海西区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将写在另外一篇) 提到敦煌你会有什么样的想象?我自己想到的,大概就是丝路花语中"飞天"画像和唐代彩塑 ...

  • 塞外风光一绝 鸣沙山月牙泉

    最美中国,游在中国 鸣沙山,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它是以沙运动的声音命名.这座山由流沙堆积而成,东西长40多公里,南北宽20多公里,最高海拔1715米.从远处看,这座山就像一条躺在晴空中的黄龙 ...

  • 景致记录:甘肃敦煌莫高窟,千年文化积累,足以令人沉迷

    景致记录:甘肃敦煌莫高窟,千年文化积累,足以令人沉迷

  • 甘肃敦煌:1914年的月牙泉、莫高窟和西方贼

    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非常偶然,1900年,一个杨姓的男子坐在第第16窟的甬道内抽旱烟,当他在北壁上敲打烟袋锅里剩余的烟灰时,听到了一阵空洞的回响,因此怀疑这里藏有一个暗室.他告诉了当时看守莫高窟的一位叫 ...

  • 1998年甘肃敦煌莫高窟。春春 、 二娃、 范秀萍 等

    春春 .  二娃. 范秀萍[背二娃] 范秀萍 蒋成 春春  二娃 春春  二娃 范秀萍  蒋成

  • 厉害!一首《 甘肃赋 》把甘肃上下八千年概括完了

    看甘肃(kgansu)--走进甘肃,才能更好的看见!在这里,你看到的是一个现实中的甘肃...数万人订阅的专属于甘肃人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看甘肃"免费关注. 亲爱的朋友,由于 ...

  • 甘肃发现一千年古城,曾是军事重镇,居住着七十户几百人

    芒果旅行日记:甘肃戈壁滩发现一座神秘古城池,八角造型独一无二,城角之间距离均在弓箭有效射程之内,可谓防御无死角易守难攻.古城距今有千年历史,曾是各个王朝争夺的军事重镇,里面居住七十多户几百人,何时何人 ...

  • 最新赛事:【甘肃敦煌】戈壁徒步108公里,探索戈壁精神

    有个地方,极少人走,沿途尽是沙漠.戈壁滩.盐碱地,人称"八百里流沙". 有个地方,是玄奘法师西行过程中最为艰险的一段旅程. 它就是"戈壁". 磨砺见品质,探索见 ...

  • 甘肃敦煌人宋云:比玄奘西行还要早一百多年的取经人

    敦煌人宋云: 1500年前,这位甘肃人,抵达了白沙瓦 他是高僧,也是大旅行家,更是先于玄奘大师西行求法的先辈.他就是,1500年前的甘肃敦煌人宋云,他曾抵达白沙瓦. 今 天,就让我们讲讲这位甘肃人的传 ...

  • ​《老子道德经》(敦煌五千文本)·原文

     草庐经略 阅2115转692018-10-17 · <老子道德经>(敦煌五千文本) [周]李 耳 撰 经名:<老子道德经>(敦煌五千文本).二卷.汉魏六朝至隋唐时期道教徒传 ...

  • 敦煌壁画复原图,重新揭开大美敦煌的千年面纱

    著名学者陈寅恪说:"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作家冯骥才先生说:"在我中华博大和缤纷的壁画宝库中,敦煌壁画特立独行,风格特异,举世无双." 敦煌学者史苇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