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 补中益气汤中的“陈皮”
相关推荐
-
中医儿科学——遗尿肺脾气虚——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阴阳解析
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阴阳解析 遗尿肺脾气虚证候: 夜间遗尿,日间尿频而量多,易患感冒,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无力. 治法:补肺益脾,固涩膀胱 方药:补中益气汤 ...
-
四君子汤加减化裁歌诀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① 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② 除却半夏称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③ 四君加入淮山芪,补益中焦健胃脾.④ 胸膈痞满有气滞,陈皮枳壳宽胸气.⑤ 虚寒腹痛加附子,干姜 ...
-
话脾
--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 张声生 一.脾困(犯困,头脑不清,四肢困重,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用芳香化湿来醒脾 焦香腥腐臊,五臭(五气)指药物与食物的五种气味,即臊气.焦气.香气.腥气.腐气 ...
-
『中药方剂』中药方剂之补益强壮方剂类 11.益气养荣汤《外科枢要》
11 益气养荣汤 <外科枢要> 组方:黄芪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人参15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芍药15克,熟地15克,陈皮15克,川贝15克,香附10克,柴胡10克,桔 ...
-
脾虚,该吃健脾丸还是归脾丸?
2012年的夏天,怀揣着领导的期盼和战友的信任,踏上了去广东佛山的征途.新的项目,新的挑战,每天凌晨两点多睡,第二天六点就起床,真是叫没日没夜的拼,这种生活持续了有半年左右的时间. 有一天下午,我心情 ...
-
大枣陈皮汤,补气养血,理气补脾养胃,缓解消化不良!
中医药膳大枣陈皮汤
-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谈谈补中益气汤中的“陈皮”!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谈谈补中益气汤中的“陈皮”!
-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补中益气汤中的“陈皮”!
中华道教 · 一点号 5小时前 . 道教是中国人的根蒂,是东方科学智慧之源,是中国人自己的宗教,是天尊对人间最慈悲的叮咛,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中国道教文化,道教的弘扬离不开您的支持与鼓励,福生无量天尊. ...
-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用量多少关乎成败
有一种流传很久,也流传很广的中医行话,叫做: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就是中药用量多少. 现在传世的中医经典书籍多如牛毛,就算是经典的医书<伤寒论>.<医宗金鉴>等书, 大家看到 ...
-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常用中药药量大揭秘(收藏贴)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同一种药物,有时用量不同,主治功用就不一样,临床效果就会差别很大,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所以深入挖掘药物的剂量和效用之间的关系,是充分发挥中药功效,提高临床疗效至关重要的环节 ...
-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 “药物的特殊用量”、“配伍规律”等,不容忽视!
连建伟 民间传统医学联盟 一个疗效显著的方剂,不仅选药精确,结构严谨,而且方中每味药的用量也是非常合理的.在临床上,药量的大小往往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 先贤以实践经验创制了许多疗效卓越的方剂,其中有药 ...
-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6种常用中药药量大揭秘,建议收藏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同一种药物,有时用量不同,主治功用就不一样,临床效果就会差别很大,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所以深入挖掘药物的剂量和效用之间的关系,是充分发挥中药功效,提高临床疗效至关重要的环节. ...
-
【五味日知录】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本期知识要点: 用药比例 + 药量大者为君 大道至简,小术玄繁 万分难得,十分简单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绢书 "五味日知录"每天一段干货 ▍版权声明: ○ 本文视频由五味中医编辑团队 ...
-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的今人考量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以重量计量者,折算为现代计量(1两=15克),以容量和尺度计量者,折算为现代的容量和尺度后再称重. 如粳米1升,今用200毫升称重约180克: 半夏半升=50-60克: 五味 ...
-
浅谈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浅谈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临证时有个现象,有些病人或家属是中医爱好者,每次开方的时候,他们都似懂非懂的问一些药方的问题,最常见的莫过于叮嘱医生要不要加大一点黄芪,加大一点党参,加多点补气补血的药物呢?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