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有兄如友

宫备战,男,50岁,河北省文安县人,河北省文安县作家协会会员 ,共产党员,酷爱读书,尤其是散文,诗歌,小说,痴迷《红楼梦》,自由写作爱好者,曾在《廊坊都市报》《文化文安》发表作品若干。
有兄如友
文/宫备战
陶渊明说“人生无根蒂 飘若陌上尘 落地为兄弟 何必骨肉亲”,我猜他肯定没有弟兄,如果有个大哥疼他,他肯定不这么说了。我就有个像朋友一样的大哥疼我。
我的大哥是个勤劳憨厚不善言辞的人,虽然也像姐姐一样喜欢我 ,却从不说出口。只是有他在的时候,我心里就特别踏实。有什么困难有大哥呢。

小时候的事我都不记得了 ,只记得上学的时候 , 有一天 ,大姐买来一件黑色羽绒服,叫我试试。我穿上身,又暖和又轻松。正夸大姐会买衣服呢,大哥回来了。大姐拉过大哥 “试试衣裳合适吗?”从不爱穿新衣服的的大哥摇摇头“给备战吧,我穿什么都一样。”我和大姐都说“你出门得穿得像样些儿,别叫人笑话。”二姐给折了个中,大哥出门的时候穿,不出门我穿。当时家里不太穷,没有富裕钱同时买两件羽绒服。早晨醒来,我被子上有那件黑羽绒服,我就知道大哥不出门。我穿着那羽绒服可舒服了,后面还有个帽子,刮风的时候戴在头上,可暖和了,更让我暖和的是大哥的谦让。
和大哥浇地,他从不许我下水,只让我开“畦口” ,大哥和我撒好化肥,我扒开“畦口”,看着水到了地头儿,再浇下一畦。大哥看“龙沟”(盛水的土沟)是个苦差事,总有跑水的地方,得马上堵好,不然冲成大口子,难堵了,还费水费时间。开春儿的水凉啊!虽然穿着靴子,也常灌进水去,大哥怕我冻着,从不让我干这活儿。

大哥的憨厚也让他吃了不少亏。那年他刚做生意,买的塑料口袋上面是好料,口袋下面是沙子和麦粒儿。爸妈唠叨了几句,他气得不吃饭。我叫他时一边拣料一边生气。我劝他也不听,我干脆也不去吃。故意说“如果不吃饭沙子变成了料,我陪你”大哥抓起把沙子,恨恨地扔在地上“宁可信世界上有鬼,也不信买卖人的嘴!”拉起我吃饭去了。
大哥的勤劳是全村出名的。翻盖房子的那年,大哥刚毕业,四间房子的“地基”都是他一铁锹一铁锹挖出来的。爸爸找人画好印儿,就去大队里忙去了。大哥天不亮就起来挖,谁见了都夸个不停。房子没盖好,就有好几个人上门提亲了。八十年代初,一个小伙子落个勤劳的名声 ,像现在有个奥迪宝马一样拉风,吸引着姑娘们的眼球。

大哥很快和本村的大嫂接了婚。第二年有了个可爱的女儿,小家伙可漂亮了 ,我有时间就逗着她玩儿。大哥大嫂看我那么喜欢,就让给孩子取个名字。我愿意小家伙儿生活甜蜜,取个名字叫“甜甜”。
小甜甜几个月大的时候,她姥姥病重在县医院抢救。爸爸得管奶奶,再说小家伙得吃奶,我就抱着小甜甜在医院里,她哭闹了,让大嫂给她喂喂奶。小甜甜很乖,似乎感觉到爸妈有事,没时间照顾她,一直在我怀里乖乖地睡着,只是半夜里饿了,吃了奶又睡着啦。
黎明时分,老人家去世了。大家哭了一阵子,收拾好,带着老人家的遗体回家了。到了家里,大哥接过小甜甜,望了我一眼“回家眨个眼儿, 别耽误班。”没有任何客套,那眼神里我分明看出 ,自家人没必要客气。不过我知道,假如有一天,病重的我需要换肾,大哥会不言不语地换给我。

分家是个敏感话题,为分家弟兄反目成仇的大有人在。我们哥俩儿连半个小时不到就分好了。
那天晚上,爸爸叫了几个本家叔伯做证人,大哥一句“我无所谓,让备战挑吧。”让事情简单多了。我是抱着“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的想法,看待分家的。老叔说:“不行!为了日后不后悔还是抓阄儿吧!”
老爸拿来个碗,老叔写好两个纸球放了碗里,递给大哥“让我兄弟先抓吧。”老叔把碗递给我,我随手拿一个打开给了老叔,大哥把剩下的那个打开递给老叔,“有意见吗?没意见我写文书了。”我们哥俩儿点点头, 家就分好了。

分了家的大哥,还是帮我干地里的活儿。播种,管理,收好庄稼拉回来 ,都是哥俩一起干。只不过粮食按人头分开,各自处理而已。
我的生活里,父爱如山,静默无声; 母爱似水,轻敲心底;有妻如花,爱我无限;有姐如母,疼我如子;有兄如友,为我解忧。真的感谢老天,让我出生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家里,愿天下所有的家庭都充满爱,家和万事兴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