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
相关推荐
-
枯荷,冬日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时光不老,斗转星移.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不一样的季节总有不一样的风景,春天春暖花开,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夏季林木葱郁,荷红柳绿:秋天漫山红叶,蒹葭苍苍,荻花摇曳:冬季飞雪连天,梅雪相映.除此之外,还有 ...
-
金手指作品 | 生如秋荷
生如秋荷 ◎ 子衣 多年前,朋友邀我到普者黑赏荷.时已九月,秋老虎东奔西突,肆虐横行,柳树没精打采,玉米杆子耷拉着叶片,路边的瓜藤软软地贴着篱笆,满地的生气仿佛被热浪抽干了三魂七魄,一脸呜呼哀 ...
-
赏荷随笔
作者简介:轻盈,一名喜欢在闲暇时光走进文字,在文字中感悟人生,寻找诗意生活的南方女子.有诗歌.短文.小说散见报纸副刊.<散文诗>等纸媒,及各网络平台,是<江山文学网>等网站的签 ...
-
魏亮:夏日赏荷正当时
夏日赏荷正当时 魏 亮 自初中时在语文课本上学过北宋理家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第一次从文字中感受到荷之品质,我就莫名对荷花印象极佳.似水流年,至今我对荷花还是一往深情,每当看到有描述 ...
-
投稿@闻音慕琴‖江南可釆莲
江南可釆莲 作者:闻音慕琴 6月,江南.在水网交织的水乡平湖,处处可以是荷,处处可以见荷花.如若走入乡村,映入眼帘的多半是十里荷塘,一望无际. 江南的夏天,有着"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热烈,也有"晓开一朵 ...
-
北墨作品 I 满满荷香是故乡
故乡,荷香四溢. 在我的记忆里,数学启蒙就是从数莲子开始的. 对于贫瘠水乡的孩子来说,嫩莲子是最最甜美的纯天然美食.这诱惑,几乎无人可挡. 暑期,正是嫩莲子最馋人的时节.我家东边的那个池塘,从我记事起 ...
-
倚窗听雨 | 月色溶溶,采得莲蓬归
淅淅沥沥了几日的秋雨,终算在午间停了下来,暮色下,虫鸣的叫声也变得轻微起来,不似夏日那般的吵杂. 是夜,月色溶溶,约三四人,采着轻盈的步伐去了荷花池,借赏荷为由头,缓解一周来工作上的各种闹心.秋凉,少 ...
-
卢志荣作品辑 | 中式风骨,国际表达
在他的作品中,你几乎看不到国内设计师常用的"中式符号",而细节处又无不在表达着中式风骨,诉说中国文化的精髓--卢志荣这种"去符号化"的设计格调,表面上看貌似不着 ...
-
风骨,是男人的灵魂!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不论身居何处,不论地位如何卑微,当坎坷和不如意袭来之时,只要不屈从于失败和惧怕磨难,敢于坦然面对,就已经完善了活着的意义. 这便是男人的风骨. 男人之所以称之为男人,是因为具有男人 ...
-
清朝-黄自元《四时读书乐》苍劲有力,文人风骨楷书书法欣赏
(宋)翁 森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新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 昼长吟罢蝉鸣树, ...
-
【雅人韵士】王天胜|古来魏晋多风骨,一入山林笑五侯。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人简介 王天胜:笔名荒石,男,1958年生于陕西泾阳.业余从事易经.书法.摄影.文学等方面的研究.70年代从事文学创作,已在海内外发表诗歌.小说.散文随笔400多万字,曾 ...
-
抗战中的十所大学:不同的命运,一样的风骨;远去的岁月,不灭的火种
这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的,是1938年西南联大部分师生徒步迁徙的影像,更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段慷慨悲歌的缩影. 抗日战争的纷飞战火中,中国大学顽强地生存.抗争.发展,其中蕴涵着某种让后人肃然起敬的精神. ...
-
108期/百期特刊9:“王耀辉”祝贺专稿《文人风骨随想》/梁剑清读
梁剑说:前几天刊发了林静华诵读的石岗老师的作品<谷雨这一天>,让我们一起领教了中国历史上文人的风骨,今天是<美丽的原创生活>百期特刊第九篇,王耀辉教授也为我们发来一篇主题类似的 ...
-
113期/《文人风骨随想》(二)王耀辉作品/梁剑清读
梁剑说:王耀辉为本平台百期特刊撰写了<文人风骨随想>,因篇幅较长在发特刊时只看发了前两部分,今天刊发的是后半部分,为便于大家阅读,特意将108期作了附条,一并刊出.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主要介 ...
-
294期/李子白作品《陈公风骨祭》/轩诚清读
文 / 李子白 编辑/清慧 播读/梁轩诚 已获授权发布 陈公风骨祭 若非亲眼所见,既往都是传闻. 大概是2014年的夏天,经我从中绍介,忠实先生为一朋友的亲友文集写了序.书出,朋友感激,携了送先生的文 ...
-
7分钟纪录片,让你读懂中国风骨
钱颖一:中国教育的今天,就是中国经济的明天
-
祝允明《桃源图诗册》,风骨烂熳天下无
祝允明<桃源图诗册>,草书作品,纸本,38开,每开28.2×16.5cm,朵云轩藏.前有吴昌硕题签. 祝允明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为 "吴中四才子".晚年,他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