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朱梅馥:看起来不般配的婚姻,都有着他人不懂的深情
相关推荐
-
傅雷:一位多次出轨、脾气暴戾的丈夫,何以令朱梅馥追随赴死?
有这么一个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艺术,三四十年步履不停地为人们搭建起中国文学和法国文学之间的桥梁.他主张文学翻译应该"重神似不重形似",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就连法国人都说:&q ...
-
最全的近代名人夫妻老照片,张张经典,哪对才子佳人更有夫妻相?
我们总说,最美的爱情就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人生只若初见"便成了很多人关于爱情的一种最美的印象或者留恋. 一张张经典老照片的背后,是这样一群名人夫妇, ...
-
《傅雷家书》少有人知的一面:家暴者傅雷,一场延续三代人的悲剧
有人感动于傅雷与朱梅馥的爱情,并且金庸对傅雷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是中国君子:杨绛则称朱梅馥是集温柔的妻子.慈爱的母亲.沙龙里的漂亮夫人.能干的主妇于一身的女子. 2013年,傅雷和朱梅馥的骨灰合葬于上海 ...
-
傅雷的“没福”妻子:爱他34年,帮他找回红颜知己,53岁为他殉情
1913年,朱梅馥出生于上海. 出生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腊梅盛开的时候,父亲以花为名,给女儿取名"梅福". 14岁,朱梅馥与傅雷定亲,定亲后不久,傅雷出国留学. 法国是个著名的浪 ...
-
爱情原来也可以这样培育,你能做到吗?朱梅馥是如何成就傅雷一生
著名大学者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说:"梅馥不仅是温柔的妻子.慈爱的母亲.沙龙里的漂亮夫人,不仅是非常能干的主妇,一身承担了大大小小,里里外外的杂务,让傅雷专心工作,她还是傅雷的秘书,为他做卡片 ...
-
傅雷与朱梅馥:你自缢我相随,我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男,汉族,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中国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 ...
-
【每天老照片】-1万-6715- 傅雷与朱梅馥:一生的低声下气,终换来家庭的圆满
每个人的婚姻观都不一样,有的人眼里任何沙子都不能进,而有的人,认为一时的伏低做小没什么,重点要维护家庭,朱梅馥选择了后者,她是傅雷的妻子,而傅雷是民国知名的优秀翻译家,给国家做了很多贡献,我们不否认他 ...
-
【每天老照片】-1万-8104- 傅雷与朱梅馥:一生的低声下气,终换来家庭的圆满
每个人的婚姻观都不一样,有的人眼里任何沙子都不能进,而有的人,认为一时的伏低做小没什么,重点要维护家庭,朱梅馥选择了后者,她是傅雷的妻子,而傅雷是民国知名的优秀翻译家,给国家做了很多贡献,我们不否认他 ...
-
1966年,深夜,上海一间小屋内,朱梅馥...
1966年,深夜,上海一间小屋内,朱梅馥立在桌边,等着傅雷把3页的遗书写完.然后她把被单撕成长条,打个死结,看着丈夫傅雷自缢,又给自己打了个结. 那天,他们已经经过了3天的抄家,傅雷有着文人的傲骨与血 ...
-
朱家人!看完了,你就什么都想通了
朱家人!看完了,你就什么都想通了
-
【读文思语】朱雪梅||每看一篇,都是让我心生敬意
每看一篇, 都是让我心生敬意-- 朱雪梅 说实话,张团长的<金戈铁马南疆行>,我没有全部看完,虽然只是断断续续看了部分,但每看一篇,都是让我心生敬意,感动得泪眼朦胧.就是这样,一个有血有肉 ...
-
朱冬梅 | 正月十五看花灯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挂红灯.红灯那个高挂在大门外呀!单等我那五呀哥哥,来上工".多少人是听着这首脍炙人口的二人台长大的.也不知是闲的还是老了,常回想起以前的事情.儿时的元宵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