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情】青城山古建筑群——古奥藏典

“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

四川都江堰因这两处吸引了无数人来

寻山访水,求仁启智。

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

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

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

相传东汉张道陵(后称张天师)

曾在此修炼,

道教称此山为“第五洞天”。

全山树木葱茂,青翠满目,

鸣泉飞瀑,清冷怡人。

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

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

今天古村君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青城山上的琼楼玉宇!

青城山古建筑群依山就势,亭台轩榭、石桥古道,多就地取材,与山水完美融合。楹联匾额、书画题词、诗文碑刻以及神话传说,为这座名山增添了浓郁的诗情画意。

诗圣杜甫来到青城山就写下了“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佳句。这一抹千年才思积淀下的人文气息,正是青城山最美的色彩。山中有8大洞、72小洞,道家宫观,遍布其间,由下而上,建福宫、天师洞、上清宫等。

天师洞(常道观)

天师洞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因传说东汉张陵在观后的洞窟结茅传道,故俗称天师洞。现存建筑主要系清光绪及民国年间重建,占地面积8132.5平方米,建筑面积5749平方米。

天师洞背靠一面绝壁,其它三面均为深壑。建筑群依地势和使用功能在总体上分为四个区域,在纵向和横向布置成十多个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气氛有别的院落,由曲折环绕的石道连接成一座完整的古建筑群。

传说是张天师亲手种植的银杏树,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天师洞景色、建筑、文物为全山之冠,历代名人书画、碑刻、匾联数以百计,四面古木参天,掩映着降魔石、六时泉、洗心池、掷笔槽、上天梯、听寒亭等古迹,多条山路在此汇合。

朝阳洞

朝阳洞位于青城山朝阳顶东南绝壁下,洞穴有二,分别为大、小朝阳洞,两洞间相距5米,均面向东南。朝阳洞宽32.15米,高4.36米,深24.2米,小朝阳洞宽11.0米,高3.2米,深5.3米。

清光绪年间黄云鹄在此结茅居住,题诗和纪事于小朝阳洞石壁,现代画家徐悲鸿亦题有一联。洞口接搭木结构树皮屋面建筑,顺绝壁横向展开,朴素无华、十分自然。

上清宫

上清宫是青城山海拔最高的一座古建筑群,始建于晋,五代王衍重建,现存建筑是清同治八年再建。

建筑群坐西向东,顺等高线横向展开,形成三区六个院落。中心区沿轴线依次为山门,右茶楼,左斋楼,三官楼,南、北楼,三皇殿。

上清宫内的麻姑池

建福宫

建福宫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大门这幅对联“吹笛天寒玉华更控青鸾住 缘云路近杜老倩除白发来”,寓意建福宫的位置是仙气云集,文人向往的圣地。它位于青城前山山门左侧,原名“丈人祠”。

南宋时,因成都制置使范成大的奏请,赐名为“会庆建福宫”,取古谣“帝以会昌,神以建福”之意,简称“建福宫”。此地传为五岳丈人宁封子修道处,宫内殿宇金碧辉煌,院落清新幽雅,配以假山,点缀亭台,宛如仙宫。

老君阁

老君阁位于青城山老霄顶绝顶,以徐悲鸿在青城的遗作《紫气东来》为蓝本。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在这里能够俯瞰青城山全景,体验一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殿内供奉的是太上老君神像,为整个青城山最大的一尊老君像。悉按古典建筑规范,用钢筋水泥浇铸,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

青城山古建筑兼有宗教性建筑、

纪念性建筑和游览性建筑的特点,

是风景、建筑和文物古迹的综合统一体,

是我国建筑艺术宝库重要的一部分。

(0)

相关推荐